[發明專利]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808235.8 | 申請日: | 2022-07-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32678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輝;許飛;鐘成;溫凱凱;潘興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魏橋國科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76 | 分類號: | G01N21/76;G01N33/53;B01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管士濤 |
| 地址: | 10140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化學 發光 免疫 分析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包括:微流控芯片和讀卡設備,其中,所述讀卡設備為便攜式終端設備;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存儲腔、紙芯片、加樣點以及電極;所述讀卡設備包括壓力裝置和光電傳感器;所述微流控芯片和讀卡設備之間插卡連接;所述存儲腔與所述紙芯片之間通過液體破壞裝置連接,所述紙芯片與所述電極之間電性連接,所述電極與所述加樣點安裝于所述存儲腔中;所述壓力裝置與所述存儲腔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光電傳感器與所述紙芯片之間電信號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以支持便于攜帶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設備,并降低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復雜性,提高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化學光信號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是一種免疫反應檢測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形成的復合體系,通過化學發光的方法進行觀測,從而定量的獲得待測抗原的濃度信息,是材料學、生物免疫分析技術、微流控芯片、精密控制系統等多個領域的交叉學科。
目前,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通常采用電化學發光法實現,即通過在電極上施加一電壓,電極反應產物之間或電極反應產物與溶液中某組分進行化學反應而產生化學發光,現有技術中通常需要利用機械運動裝置加入發光檢測試劑實現化學發光免疫分析,這樣導致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設備體積較大,其大大提高了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設備復雜性,且不便于攜帶使用,導致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通用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及方法,可以支持便于攜帶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設備,并降低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復雜性,提高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效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所述系統包括:微流控芯片和讀卡設備,其中,所述讀卡設備為便攜式終端設備;
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存儲腔、紙芯片、加樣點以及電極;所述讀卡設備包括壓力裝置和光電傳感器;
所述微流控芯片和讀卡設備之間插卡連接;
所述存儲腔與所述紙芯片之間通過液體破壞裝置連接,所述紙芯片與所述電極之間電性連接,所述電極與所述加樣點安裝于所述存儲腔中;
所述壓力裝置與所述存儲腔之間固定連接,所述光電傳感器與所述紙芯片之間電信號連接。
進一步地,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根據所述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執行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微流控芯片中加樣點加載待檢測樣品,將加載待檢測樣品后的所述微流控芯片插入至所述讀卡設備中,得到待檢測讀卡設備,并檢測所述待檢測讀卡設備中的檢測環境是否符合預設環境;
在所述檢測環境符合所述預設的環境時,接入所述待檢測讀卡設備的電源,以利用所述待檢測讀卡設備中的壓電裝置,將所述待檢測讀卡設備中的免疫反應溶液按照預設順序流入所述待檢測讀卡設備中的紙芯片,以基于所述紙芯片執行對所述待檢測樣品與所述試劑溶液的進行免疫反應檢測;
利用所述待檢測讀卡設備中的光電傳感器實時讀取在所述待檢測樣本與所述試劑溶液進行免疫反應檢測時的光信號,生成所述待檢測樣品的檢測結果,并將所述檢測結果返回至所述待檢測讀卡設備中的用戶操作界面。
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發明實施基于所述便攜式終端設備及所述微流控芯片形成的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設備體積較大的問題,提高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的通用性,并結合所述紙芯片可以支持待測樣品和免疫反應溶液的定向流動,無需任何微流動驅動系統免疫反應溶液的流動,簡化了系統的結構復雜性,提高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效率。
可選地,所述存儲腔包括:緩沖清洗液儲存腔、試劑存儲腔以及微球抗體復合物存儲腔,其中,所述電極與所述加樣點安裝于所述微球抗體復合物存儲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魏橋國科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魏橋國科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808235.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