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隧道噴漿旋轉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98045.2 | 申請日: | 2022-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428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文;巫亮;龔小兵;趙中太;李定富;梁愛春;劉奎;魯軻;劉濤;程麗;黃金星;陳波;楊亮;甘梅;吳華建;李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 地址: | 400039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噴漿 旋轉 機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隧道噴漿旋轉機構,屬于隧道噴漿技術領域。該旋轉機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一號齒輪,所述支撐板的頂部且位于一號齒輪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環筒,所述環筒的外壁固定連接有二號齒輪。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不能對隧道初期支護噴漿全方面進行噴漿,噴漿范圍少,因此耗費工作人員時間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隧道噴漿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隧道噴漿旋轉機構。
背景技術
在隧道施工工程中,在隧道洞身開挖完成后需要及時進行隧道初期支護。現有隧道初期支護技術中,最常見的就是當隧道洞身開挖完成并進行斷面檢查合格后,通過噴射混凝土來進行隧道初期支護。
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隧道噴漿機.(授權公告號CN 206801594 U),該專利技術能夠解決傳統的隧道初期支護中的噴射混凝土施工過程人力物力消耗大、費工費時、施工效率低的技術問題,但是不能對隧道初期支護噴漿全方面進行噴漿,噴漿范圍少,因此耗費工作人員時間。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提供了一種隧道噴漿旋轉機構,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隧道噴漿旋轉機構,解決了相關技術中不能對隧道初期支護噴漿全方面進行噴漿,噴漿范圍少,因此耗費工作人員時間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隧道噴漿旋轉機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有一號齒輪,所述支撐板的頂部且位于一號齒輪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內部轉動連接有環筒,所述環筒的外壁固定連接有二號齒輪,所述一號齒輪和二號齒輪之間嚙合連接,所述環筒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兩側對稱固定連接有滑動座,所述滑動座的內部滑動連接有噴漿管。
優選的,所述噴漿管和滑動座的內部之間固定安裝有彈簧,所述噴漿管的一側且遠離彈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推桿,所述箱體的一側固定安裝有擋桿。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內部頂端固定安裝有抽漿泵,所述抽漿泵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有抽漿管,所述抽漿泵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出漿管,所述有出漿管的一端貫穿箱體的頂部和支撐板的內部且延伸至出環筒的一側連接有旋轉接頭,所述旋轉接頭的兩側對稱連接有分漿管,所述分漿管的一端穿過支撐桿且延伸至滑動座的內部固定連接軟管,所述軟管一端和噴漿管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另一側固定安裝有進漿管。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表面固定安裝有控制面板,所述電機和抽漿泵均與控制面板之間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箱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萬向輪。
優選的,所述推桿遠離滑動座的一端為半圓型結構。
優選的,所述支撐桿為U型結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中,工作人員通過啟動控制面板啟動電機,然后電機的輸出端帶動了一號齒輪轉動,進而二號齒輪跟隨轉動,同時環筒跟隨轉動,帶動了支撐桿的轉動,然后滑動座和分漿管同時轉動,從而水泥漿從噴漿管的內部噴出,同時旋轉對隧道噴漿,提高了噴漿范圍,有利于對隧道初期支護進行全方面噴漿,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時間。
本發明的其他優點、目標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進行闡述,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基于對下文的考察研究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將是顯而易見的,或者可以從本發明的實踐中得到教導。本發明的目標和其他優點可以通過下面的說明書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優選的詳細描述,其中:
圖1為本發明一種隧道噴漿旋轉機構剖面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980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