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砂粒式瀝青混合料生產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795496.0 | 申請日: | 2022-07-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087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3 |
| 發明(設計)人: | 沈國棟;吳志剛;任園;張玉斌;鮑世輝;牛京濤;王春紅;王祥彪;方肖立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節能與環保技術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8L95/00 | 分類號: | C08L95/00;C04B26/2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楊來寶 |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砂粒 瀝青 混合 生產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砂粒式瀝青混合料生產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砂粒式瀝青混合料包括:瀝青、礦粉、集料,對各檔集料、礦粉進行篩分,確定各檔集料及礦粉的級配組成;
(2)按照規定的級配范圍進行砂粒式瀝青混合料集料級配設計,采用馬歇爾單面擊實100次的方法,得到合成級配集料的擊實密度,并根據各檔集料比例計算集料的合成密度,據此,計算集料擊實后空隙率;
(3)按照瀝青混合料空間填充理論,集料填充形成基本空間結構,一部分瀝青裹附集料形成瀝青膜,依據集料的比表面積計算裹附集料的瀝青用量;
(4)瀝青裹附集料后會撐開集料的空間結構,依據體積變化,計算剩余空隙,另一部分瀝青按照最佳瀝青膜厚度裹附在礦粉表面形成膠漿,瀝青與礦粉形成膠結料填充在剩余空隙,依據填充前后空隙變化以及瀝青最佳裹附礦粉狀態,計算填充空隙用礦粉與瀝青用量;
(5)基于上述合成級配確定集料用量、填充空隙礦粉用量,瀝青用量包括裹附集料瀝青用力以及填充空隙瀝青用量兩部分;
(6)拌合站拌制砂粒式瀝青混合料,拌制工藝為:集料在加熱滾筒中加熱,將裹附集料瀝青加入在拌合缸干拌15~20s;再將剩余瀝青、礦粉加入拌合缸中均勻拌合30-45s;
所述的集料擊實后空隙按照如下公式進行計算:
式中:——合成級配集料填充后空隙,%
1m3瀝青混合料裹附集料的瀝青用量按照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1m3瀝青混合料裹附集料的瀝青用量,kg
瀝青裹附集料后會撐開集料的空間結構,依據撐開后體積變化,剩余空隙按照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剩余空隙,%
瀝青按照最佳瀝青膜厚度裹附在礦粉表面形成膠漿,瀝青與礦粉形成膠結料填充在剩余空隙,依據填充前后空隙變化以及瀝青最佳裹附礦粉狀態,填充空隙用礦粉與瀝青用量按照如下公式計算:
式中:——填充空隙瀝青用量,kg
2.如權利要求1所示的一種砂粒式瀝青混合料生產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公稱最大粒徑為4.75mm,砂粒式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1.5~2.5%,所述的瀝青膜厚度為9~13u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節能與環保技術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未經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節能與環保技術及裝備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9549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