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體混合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80972.1 | 申請日: | 2022-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495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亞梅;黃明策 | 申請(專利權)人: | 拓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F25/452 | 分類號: | B01F25/452;B01F25/40;B01F2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張偉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經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體 混合 裝置 | ||
1.一種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主體(100)和擋板(200);
所述混合主體(100)內設置有混合通道(111),所述擋板(200)位于所述混合主體(100)內部,所述擋板(200)與所述混合通道(111)對應布置,所述擋板(200)與所述混合通道(111)的端部形成混合腔(112),所述擋板(200)上開設有通孔(212),所述通孔(212)與所述混合通道(111)呈錯位布置,以使所述混合通道(111)輸送的氣體經所述混合腔(112)擴散后通過所述通孔(212)排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主體(100)包括連接管(101)、腔體法蘭(102)和出口機構(103);
所述連接管(101)與所述腔體法蘭(102)固定連接,所述腔體法蘭(102)背離所述連接管(101)的一端和所述出口機構(103)連接,所述腔體法蘭(102)和所述出口機構(103)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擋板(200)位于所述密封腔內部,所述擋板(200)和所述腔體法蘭(102)之間形成所述混合腔(112),且所述連接管(101)伸入至所述密封腔內,所述擋板(200)與所述連接管(101)的端部具有間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200)包括凹槽部(201)和導氣部(202);
所述凹槽部(201)和所述導氣部(202)一體成型,所述導氣部(202)沿著所述凹槽部(201)的圓周方向環形布置,所述混合腔(112)位于所述導氣部(202)和所述腔體法蘭(102)之間,所述通孔(212)位于所述導氣部(202)上,所述混合腔(112)和所述密封腔通過所述通孔(212)連通;
所述凹槽部(201)罩設于伸入至所述密封腔內部的所述連接管(101)的端部,且所述凹槽部(201)與所述連接管(101)的端部具有間隙,所述凹槽部(201)用于改變經所述連接管(101)輸送的氣體方向,以使氣體經所述間隙擴散至所述混合腔(11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2)設置有多個,多個所述通孔(212)沿著所述導氣部(202)表面呈圓形陣列布置,且多個所述通孔(212)的總面積小于所述連接管(101)的管徑面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2)的直徑范圍為0.2mm-4mm,所述通孔(212)的數量為10-150個。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200)包括第一連接部(203);
所述第一連接部(203)與所述導氣部(202)遠離所述凹槽部(201)的一側一體成型,所述第一連接部(203)與所述腔體法蘭(102)密封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機構(103)包括匯聚部(113)和第二連接部(123);
所述匯聚部(113)與所述第二連接部(123)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部(123)與所述第一連接部(203)連接,所述匯聚部(113)內部與所述通孔(212)連接,所述匯聚部(113)用于接收經所述通孔(212)輸送的氣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匯聚部(113)遠離所述擋板(200)的一端設置有出氣口(133),所述匯聚部(113)沿著靠近所述擋板(200)的一端至所述出氣口(133)呈錐形布置。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123)、第一連接部(203)和所述腔體法蘭(102)依次抵接,且所述第二連接部(123)、第一連接部(203)和所述腔體法蘭(102)依次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2-9任一項所述的氣體混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氣體入口機構(300);
所述氣體入口機構(300)與所述連接管(101)背離所述腔體法蘭(102)的一端密封連接,所述氣體入口機構(300)用于連接至外部氣箱出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拓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經拓荊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8097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