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62162.3 | 申請日: | 2022-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72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壯;張樹濤;李子郯;白艷;王亞州;楊紅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25/45 | 分類號: | C01B25/45;H01M4/58;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智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韓承志 |
| 地址: | 213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酸 正極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鋰離子電池 | ||
1.一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1)將鋰源和磷酸鐵混合,進行一次煅燒,粉碎,得到磷酸鐵鋰粉碎料;
(2)將步驟(1)所述磷酸鐵鋰粉碎料和分散劑混合,進行二次煅燒,得到磷酸鐵鋰正極材料;
所述磷酸鐵鋰粉碎料的質量為MF,所述分散劑的質量為Mo,所述磷酸鐵鋰粉碎料的質量MF和分散劑的質量Mo滿足:I=(MF/7.8Mo)-1.95,0≤I≤0.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鋰源和磷酸鐵混合的過程中,還加入碳源;
優選地,以所述磷酸鐵的質量為100%計,所述碳源的含量為Mc,所述磷酸鐵鋰粉碎料的質量MF、分散劑的質量Mo和碳源的含量Mc滿足:I=(MF/7.8Mo)-(1.95+Mc),0≤I≤0.5。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劑和磷酸鐵鋰粉碎料的質量比為0.05~0.06;
優選地,所述碳源和磷酸鐵的質量比為0.11~0.16;
優選地,所述碳源和磷酸鐵鋰粉碎料的質量比為(0.06~0.1):1。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混合后、一次煅燒前,還進行濕法研磨和噴霧干燥的步驟;
優選地,所述噴霧干燥的壓力為0.3~0.5MPa;
優選地,所述噴霧干燥的溫度為120~150℃。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一次煅燒的溫度為600~700℃;
優選地,步驟(1)所述一次煅燒的時間為5~7h;
優選地,步驟(1)所述一次煅燒的氣氛中的氣體包括氮氣;
優選地,步驟(1)所述粉碎的方式為氣流粉碎;
優選地,步驟(1)所述磷酸鐵鋰粉碎料的粒徑D50為200~400nm。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二次煅燒的溫度為700~800℃;
優選地,步驟(2)所述二次煅燒的時間為8~12h;
優選地,步驟(2)所述二次煅燒的氣氛中的氣體包括氮氣。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鋰源包括氫氧化鋰和/或碳酸鋰;
優選地,所述碳源包括聚丙烯、聚乙二醇、淀粉和葡萄糖中的任意一種或至少兩種的組合,進一步優選為聚丙烯;
優選地,步驟(1)所述磷酸鐵中的Fe和P的摩爾比為0.99~1.01;
優選地,步驟(1)所述鋰源中的Li和磷酸鐵的摩爾比為(1~1.1):1;
優選地,步驟(1)所述鋰源中的Li和磷酸鐵鋰粉碎料中的Fe的摩爾比為0.95~1.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62162.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