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木塑外墻板及其連接件、木塑外墻板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51510.7 | 申請日: | 202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304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沈玉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誠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2/296 | 分類號: | E04C2/296;E04C2/30;E04C2/34;E04B1/94;E04B1/61;E04B2/00;B29C48/18;B29C48/07 |
| 代理公司: | 嘉興啟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熊亮亮 |
| 地址: | 314416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外墻 及其 連接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木塑外墻板及其連接件、木塑外墻板的制備方法,木塑外墻板包括有頭端和尾端,頭端內側連接有夾板,尾端形成第一折彎部和第二折彎部,連接件包括有外夾板、內夾板,內夾板的下端連接有傾斜支撐板,傾斜支撐板的下端連接有安裝板。同時公開了木塑外墻板的制備方法,木塑外墻板包括有面覆共擠層、主體木塑層和底覆共擠層,面覆共擠層、主體木塑層和底覆共擠層通過三層共擠成型。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方便安裝、無螺絲裸露的外墻木塑制品。提高了外墻的美觀度,提高了木塑外墻板的平整性。采用共擠成型的方法制成的三層結構的木塑外墻板,具有阻燃、保色持久、條紋豐富的特點,整個木塑外墻板不易變形,適應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木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木塑外墻板及其連接件、木塑外墻板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木塑材料”,也叫“木塑復合材料”,主要以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為原料,通過添加木粉、稻殼、秸稈等廢植物纖維混合成新的木質材料,再經擠壓、模壓、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藝,生產出的板材或型材。由于塑木兼具塑料的耐水防腐和木材的質感兩種特性,使得它成為一種性能優良并十分耐用的室外建材(地板、柵欄、椅凳、園林或水岸景觀等);還可替代港口、碼頭等使用的木質構件,還可用于替代木材制作各種包裝物、托盤、倉墊板等等不勝枚舉,用途極為廣泛。
木塑材料同樣可以用來制作外墻板,但是現有的木塑板在制成外墻板時,只能在木塑板上開孔使用螺栓將其固定在外墻上。這樣安裝方式需要在木塑板上進行開孔,同時螺栓的頭部會裸露在外面,影響墻板的美觀度。因此木塑板很少在對美觀度有要求的外墻上使用。同時,作為外墻板,木塑板需要具有一定的防火性能。因此,需要設計一種能夠適合外墻使用,能夠保證美觀度的木塑外墻板。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木塑外墻板及其連接件,所述木塑外墻板包括有頭端和尾端,所述頭端內側連接有夾板,夾板的下端朝木塑外墻板方向折彎并固定連接木塑外墻板,所述尾端朝木塑外墻板的內側方向折彎后再朝下豎直折彎,尾端朝木塑外墻板的內側方向折彎形成第一折彎部,尾端朝下豎直折彎形成第二折彎部,第二折彎部上從上往下依次設有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其中第二支撐臺由第二折彎部的下端朝木塑外墻板的內側方向凹陷形成,
所述連接件包括有外夾板、內夾板,外夾板和內夾板平行設置,外夾板和內夾板之間形成夾道,夾道的中間設有中間連接板,中間連接板將夾道分隔成上夾道和下夾道,中間連接板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外夾板和內夾板,內夾板的下端連接有朝內夾板內側方向折彎的傾斜支撐板,傾斜支撐板的下端連接有豎直設置的安裝板,安裝板上設有若干安裝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內夾板的中部垂直連接有水平支撐板,水平支撐板的內側朝上折彎形成豎直支撐板,豎直支撐板與安裝板位于同一平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內夾板的上端設有穿孔,外夾板的上端設有通孔,通孔與穿孔相對應。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支撐臺與木塑外墻板外側面的高度差等于木塑外墻板的厚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第一支撐臺和第二支撐臺的高度差等于外夾板的厚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還包括有上夾套和下夾套,上夾套的下端設有供木塑外墻板頭端插入的上夾槽,下夾套的尾端設有供木塑外墻板下端插入的下夾槽。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上夾套的內側面與安裝板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下夾套的內側面與安裝板的內側面處于同一平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選,所述連接件由鋁合金一體成型。
木塑外墻板的制備方法,所述木塑外墻板包括有面覆共擠層、主體木塑層,所述面覆共擠層覆蓋在主體木塑層的外側面,所述面覆共擠層、主體木塑層雙層共擠成型,所述面覆共擠層中包括有阻燃劑、色母粒、PE塑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誠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誠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5151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