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合式金剛石鋸片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44010.0 | 申請日: | 2022-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012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曰山;張守寶;何召彬;王冰;王濤;王學軍;李宜峰;丁兆臨;夏洪會;孫兆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華大金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D61/06 | 分類號: | B23D61/06;B23D61/02;B24D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智則銘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趙崇智 |
| 地址: | 262300 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市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式 金剛石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組合式金剛石鋸片,屬于金剛石切割刀片領域,包括鋸片安裝本體和鋸片本體,鋸片安裝本體包括固定體和施壓體,固定體上安裝有向內側凹陷的連接結構一,施壓體相對固定體的一側安裝有施壓結構,鋸片本體設置有多個,且每個鋸片本體上均設置有與連接結構一相適配的連接結構二。與現有技術相比,通過施壓結構將鋸片本體和固定體上的連接結構一適配后進行鎖止處理,實現高效的拆裝效果,用戶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且后期使用成本大大降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金剛石切割刀片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式金剛石鋸片。
背景技術
金剛石是世界上發現并在工業上能夠大量使用的最硬的材料,而金剛石切削工具已經成為加工各種堅硬材料不可或缺的材料。金剛石切削工具是將金屬粉末和人造金剛石顆粒相混合,經壓制和燒結而成。而且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基礎化建設規模不斷擴大,也給金剛石工具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應用市場。而金剛石切削工具中,金剛石鋸片的使用范圍最廣,金剛石鋸片已廣泛應用于大理石、花崗巖、混凝土,瀝青、陶瓷、玻璃、珠寶玉石,半導體等材料切割加工。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切割效率和切割速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由于金剛石鋸片一般采用整體盤狀結構,一旦鋸片出現局部損傷后,一般通過整體更換的方式,勢必造成用戶使用成本增加,不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發明人經過實踐和總結得出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組合式金剛石鋸片,包括鋸片安裝本體和鋸片本體,鋸片安裝本體包括固定體和施壓體,固定體上安裝有向內側凹陷的連接結構一,施壓體相對固定體的一側安裝有施壓結構,鋸片本體設置有多個,且每個鋸片本體上均設置有與連接結構一相適配的連接結構二。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連接結構一包括向內側凹陷設置的連接槽,連接結構二包括與連接槽相適配的鉤體結構,施壓結構包括與連接槽滑動配合且部分承插于鉤體結構內部的移動部,移動部相對施壓體滑動安裝。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移動部上設置有兩個背對分布的鎖止部以及相對移動部的滑動安裝的固定部,固定部上設置有對鎖止部向內側施壓的導向部,固定部安裝在施壓體上,連接槽的側壁上設置有與鎖止部位置對應的定位槽。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鋸片本體的外圍為線性結構或圓弧型結構,且兩側均設置有為漸開線結構的刀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鋸片本體兩側的刀口方向相反,且刀口均為向內凹陷的弧形結構。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鋸片本體包括金剛石刀頭,金剛石刀頭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組成:2.0~5.5份的金剛石顆粒、13~33 份的銅、2~7份的鎳、4~7份的氮化硅粉、5~10份的納米二氧化硅、2~10 份的鈷、2~7份的鉻、1~5份的鎢、3~6份的鋅、0.1~0.7份的粘結劑以及余量的鐵。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金剛石顆粒包括45~50目的金剛石顆粒和70~80目的金剛石顆粒,45~50目的金剛石顆粒和70~80目的金剛石顆粒的重量比為2~3:1。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金剛石刀頭的原料還包括7~13 重量份的稀土合金,稀土合金以重量百分計含有0.10~0.15wt%的C、0.05~ 0.15wt%的B、2.0~2.5wt%的Si、50~55wt%的Cu、8.0~10.0wt%的Al、 1.0~1.5wt%的Ti、0.05~0.20wt%的Zr,余量為氧化鈰。
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作出如下改進,所述粘結劑按質量分數計包括1~5份的Y2O3,5~12份的Al2O3,2~8份的TiO2,余量為液化石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華大金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山東華大金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440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