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監測土壤污染物滲透及揮發的監測設備及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738555.0 | 申請日: | 2022-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141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淑娟;范莉茹;劉新軍;李根利;張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N15/08;G01N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鳴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賈彥虹 |
| 地址: | 050037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監測 土壤 污染物 滲透 揮發 設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監測土壤污染物滲透及揮發的監測設備及監測方法,選擇目標區域,操作內抽芯旋挖裝置旋挖,當旋挖到預定深度后,對土壤切斷,向下壓迫彈性旋挖筒;提出彈性旋挖筒,將抽芯取樣筒取出并取出其內的土壤,對該土壤中各組分檢測,記錄數據;將多個伸縮式監測桿沿水平方向、傾斜向上及傾斜向下插入旋挖孔周圍的土壤,彈性旋挖筒下放入旋挖孔,將各伸縮式監測桿與彈性旋挖筒固定;將土壤柱回填入彈性旋挖筒內,在土壤柱內豎直插入一個伸縮式監測桿;在目標區域的地表上安裝環境調節罩。本發明準確監測土壤中各組分的滲透和揮發情況,便于后續的數據分析,根據監測的情況,采用相應的措施治理土壤。本發明適用于土壤監測的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監測土壤污染物的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監測土壤污染物滲透及揮發的監測設備及監測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需要對土壤中各種礦物質、有機物及污染物進行監測時,大都采用土壤取樣器對目標區域進行取樣,并將取樣的土壤通過土壤分析儀進行分析,進而測得土壤各種礦物質、有機物及污染物的含量。此種方法監測的數據只能測取取樣時刻的個組分的含量,無法測取各組分隨著時間及外部環境改變的過程中其在土壤中的滲透情況和揮發情況?,F有的技術中,為了可持續性的監測土壤中各組分的滲透情況,一般采用將具有多個監測傳感器的監測桿豎直插入土壤內,這樣,可以有效監測土壤中各組分沿豎直方向的滲透情況,然而,各組分不僅沿豎直方向向下滲透,還會沿除豎直方向以外其他方向上的滲透,這樣使得監測不充分,致使監測結果與實際的情況出現較大的偏差,而且此種監測方式也無法監測具有揮發性能的組分的揮發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監測土壤污染物滲透及揮發的監測設備及監測方法,用以準確監測土壤中各組分在土壤中的滲透情況和揮發情況,用以便于后續的數據分析,并根據監測的情況,采用相應的措施有效治理土壤。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監測土壤污染物滲透及揮發的監測設備,包括內抽芯旋挖裝置、環境調節罩及多根伸縮式監測桿,所述內抽芯旋挖裝置設置于土壤內,多根伸縮式監測桿中擇一豎直插入內抽芯旋挖裝置內部的土壤內,其他的伸縮式監測桿呈水平和傾斜的狀態由內抽芯旋挖裝置的外壁向外伸入土壤內,所述環境調節罩安裝于內抽芯旋挖裝置的上方,且環境調節罩豎直向下的正投影覆蓋伸縮式監測桿的外側端部。
進一步的,所述內抽芯旋挖裝置包括彈性旋挖筒,所述彈性旋挖筒包括通過筒壁與周圍的土壤連通的內彈性伸縮筒,于所述內彈性伸縮筒外套裝有外支撐旋挖筒,所述內彈性伸縮筒和外支撐旋挖筒的上端通過構造于二者之間的離合機構連接,于所述內彈性伸縮筒的下端處設置有切斷機構,所述切斷機構與外支撐旋挖筒傳動連接,驅動機構的下端與離合機構連接,且驅動機構與抽芯取樣筒的上端連接,所述抽芯取樣筒下端沿內彈性伸縮筒的軸線向下延伸至切斷機構的上方處;且當驅動機構正向轉動時,內彈性伸縮筒和外支撐旋挖筒同步向下旋挖,當驅動機構反向轉動時,外支撐旋挖筒反向轉動并驅動切斷機構對內彈性伸縮筒內的土壤進行切斷。
進一步的,所述內彈性伸縮筒包括由波形彈簧構成的筒狀結構,所述切斷機構為機械虹膜機構,所述機械虹膜機構的調整圈與外支撐旋挖筒的下部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外支撐旋挖筒包括沿內彈性伸縮筒的周向均勻設置的多根支撐桿,各所述支撐桿沿內彈性伸縮筒的軸向延伸,且支撐桿的上端伸出內彈性伸縮筒的上端并與固定環連接,于所述支撐桿上且位于內彈性伸縮筒和固定環之間套裝有硬質彈簧,支撐桿的下端穿經切斷機構并延伸至外支撐旋挖筒的下端以下,于支撐桿的下端固定有旋挖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未經河北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385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