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速偏心旋轉分選機及分選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736068.0 | 申請日: | 2022-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694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5 |
| 發明(設計)人: | 錢志博;王炯輝;申士富;朱陽戈;劉海營;王金玲;宋振國;陳道貴;趙志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3B5/48 | 分類號: | B03B5/48;B03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10004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速 偏心 旋轉 分選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低速偏心旋轉分選機,包括給礦桶,給礦桶內部設置自攪拌裝置,給礦桶一側設置給礦口,給礦口上設置第一調節閥門,給礦桶下部固定在旋轉軸的頂部,旋轉軸的底部固定在第一傳動裝置上,旋轉軸的中部設置偏心旋轉支架,偏心旋轉支架上遠離旋轉軸的一端豎直貫穿設置第二收集裝置,第二收集裝置的頂部通過第二調節閥門與漏斗形分選器的小口端相連通,在偏心旋轉支架上設置第二傳動裝置,第二傳動裝置與漏斗形分選器進行傳動連接,漏斗形分選器與給礦口在同一側并且給礦口的出口處正對著漏斗形分選器的上方大口端,在正對偏心旋轉支架的下方設置第一收集裝置。本發明還公開一種低速偏心旋轉分選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選礦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速偏心旋轉分選機及分選方法。
背景技術
重選方法是利用不同礦物本身的密度差異,在無須添加多種類、大用量藥劑的情況下即可實現礦物分離,因而往往具有環保、節能等優點。然而隨著礦石特別是國內礦石性質的日益惡化,即可采品位低、嵌布粒度細且不均勻等問題,使得重選等物理分選方法漸漸被浮選甚至微生物選等化學方法所取代。這也暴露了傳統重選設備存在其一定劣勢,1、存在有效分選粒度下限高的問題——跳汰分選機的有效分選粒度下限為0.074mm,對-0.074mm的微細粒礦物回收效率不高;2、存在處理量不高的問題——搖床的單位面積處理能力較低,處理粗砂最大能力,每平方米床面不超過5t/h;處理微細粒礦泥時只有0.5t/h左右;3、存在能耗大、生產不連續的問題——作為最新的重選設備——離心選礦機不僅需要通過高速旋轉的方式提供大于重力數十倍的離心力,最高轉速可達3000r/min,而且生產過程為間斷式,不能連續排礦;4、存在價格昂貴、對環境不友好的問題——近幾年興起的重介質選礦,重介質常為一些密度大的有機液體或無機鹽的水溶液,工業應用較少。
鑒于以上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有效分選粒度下限低、處理量大、可實現連續生產的環保節能分選機及分選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低速偏心旋轉分選機,包括給礦桶,給礦桶內部設置自攪拌裝置,給礦桶一側設置給礦口,給礦口上設置第一調節閥門,給礦桶下部固定在旋轉軸的頂部,旋轉軸的底部固定在第一傳動裝置上,旋轉軸的中部設置偏心旋轉支架,偏心旋轉支架上遠離旋轉軸的一端豎直貫穿設置第二收集裝置,第二收集裝置的頂部通過第二調節閥門與漏斗形分選器的小口端相連通,在偏心旋轉支架上設置第二傳動裝置,第二傳動裝置與漏斗形分選器進行傳動連接,漏斗形分選器與給礦口在同一側并且給礦口的出口處正對著漏斗形分選器的上方大口端,在正對偏心旋轉支架的下方設置第一收集裝置。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漏斗形分選器內壁平滑無死角,漏斗形分選器的直徑和斗形高度比例為3~100:1,漏斗形分選器整體呈對稱凹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當給礦的粒度為0.15~3mm時,漏斗形分選器的直徑和斗形高度比例為3:1;當給礦的粒度為0.001~0.025mm時,漏斗形分選器的直徑和斗形高度比例為100:1。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漏斗形分選器的自身旋轉速度為0~10r/min,旋轉軸的旋轉速度為0~40r/min。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第一收集裝置呈扇形,扇形第一收集裝置在遠離旋轉軸的一側設置收集槽。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第二收集裝置呈豎直管狀,并且,第二收集裝置依次貫穿偏心旋轉支架和第一收集裝置,第二收集裝置分別與偏心旋轉支架和第一收集裝置滑動接觸。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如上述的低速偏心旋轉分選機的分選方法,包括:
步驟一、在給礦桶中進行試驗礦漿的均化;
步驟二、關閉漏斗形分選器底部第二調節閥門,注入1/3斗形高度的水,通過控制第一傳動裝置使漏斗形分選器進行低速偏心旋轉,同時漏斗形分選器通過第二傳動裝置傳動做自轉運動;
步驟三、打開給礦桶的第一調節閥門開始給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未經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礦勘查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3606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