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方法、紗線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734517.8 | 申請日: | 2022-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618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夏治剛;徐傲;吳敏勇;鄭敏博;唐建東;周詠友;賈麗麗;仇滿亮;張慧霞;邱衛兵;徐衛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D02G3/36;D02G3/38;D02G3/4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卓越志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66 | 代理人: | 汪彩彩 |
| 地址: | 4302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穩態 宏量 裹覆式包芯包纏 復合 紡紗 方法 紗線 裝置 | ||
1.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芯線的直線自捻路段上,依次將短纖維線和長絲線分別以一定夾角包覆纏繞在芯線外側,形成芯線的內、外包層,短纖維線與芯線的包纏點、和長絲線與芯線的包纏點在芯線上間隔一定距離,所述間隔距離至少為6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纖維線、長絲線分別與芯線形成的夾角角度范圍為20°~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短纖維線和長絲線的張力均不大于芯線的張力。
4.一種包芯包纏紗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芯包纏紗線通過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方法得到。
5.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喂入組件、細紗卷繞組件之間的外包繞卷組件,所述喂入組件與細紗卷繞組件之間形成有一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所述外包繞卷組件形成有短纖維線繞卷通道和長絲線繞卷通道,所述短纖維線繞卷通道和長絲線繞卷通道沿芯線位移的方向依次靠近設置在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的一側,并均與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之間存在一定夾角,范圍為20°~60°,且所述短纖維線繞卷通道與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的交叉點、和長絲線繞卷通道與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的交叉點在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上間隔一定距離,所述短纖維線繞卷通道與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的交叉點、和長絲線繞卷通道與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的交叉點在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上至少間隔6mm。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繞卷組件設置在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上,其內部沿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設有芯線繞卷通道,所述短纖維線繞卷通道和長絲線繞卷通道分別均以一定角度與芯線自捻通道連通,夾角范圍為20°~6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絲線繞卷通道的外側設有張力調節部件,用于對進入長絲線繞卷通道內的長絲線進行張力調節。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繞卷組件包括沿芯線位移的方向依次設置的短纖維線繞卷部件和長絲線繞卷部件,所述短纖維線繞卷部件設置在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上,其內部沿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設有芯線繞卷通道,和與芯線繞卷通道連通呈夾角范圍為20°~60°角的短纖維線繞卷通道;所述長絲線繞卷部件靠近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設置,用于支撐長絲線與芯線保持夾角范圍為20°~6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穩態斜纏宏量裹覆式包芯包纏復合紡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絲線繞卷部件包括至少兩導紗桿,用于使長絲線依次曲折繞卷在導紗桿上,其中一靠近直線型芯線自捻通道設置的導紗桿,用于支撐長絲線與芯線以夾角范圍為20°~60°保持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345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