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液滴操控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27706.2 | 申請日: | 2022-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693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位;王鵬飛;左強;高亞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大城市學院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B01L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張羽振 |
| 地址: | 310015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液滴 操控 裝置 | ||
1.一種微液滴操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壓電源(1)、非對稱電極對、加熱臺(4)、微液滴(6)、流道容器(5)、電共軛液(8)和運載液體(7);流道容器(5)放置在加熱臺(4)的加熱板上,流道容器(5)內裝有運載液體(7)和電共軛液(8),運載液體(7)和電共軛液(8)之間分層,運載液體(7)位于電共軛液(8)上方;非對稱電極對兩端電連接高壓電源(1),非對稱電極對完全浸沒在電共軛液(8)中;非對稱電極對由金屬圓錐(2)和金屬圓環(3)組成,金屬圓錐(2)正對金屬圓環(3)的圓心放置;運載液體(7)表面形成氣膜層(9),微液滴(6)位于氣膜層(9)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其特征在于:運載液體(7)和電共軛液(8)為兩種不相溶的液體,運載液體(7)的密度小于電共軛液(8);電共軛液(8)為乙酸芳樟酯;運載液體(7)為硅油或水基溶液,硅油黏度為20mPa·s。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其特征在于:運載液體(7)的厚度大于微液滴(6)的直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其特征在于:金屬圓錐(2)連接高壓電源(1)正極,金屬圓環(3)連接高壓電源(1)負極;高壓電源(1)的電壓為2~10kV。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加熱臺(4)為恒溫加熱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其特征在于:流道容器(5)為環形的鋁制容器;流道容器(5)導熱系數λ100w/m·K。
7.一種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流道容器(5)置于加熱臺(4)的加熱板上,將金屬圓錐(2)和金屬圓環(3)布置在流道容器(5)內,在流道容器(5)的每條支路上均安裝一組高壓電源(1)與非對稱電極對;將金屬圓錐(2)連接至高壓電源(1)的正極,將金屬圓環(3)連接至高壓電源(1)的負極;向流道容器(5)中緩慢倒入電共軛液(8),再倒入運載液體(7);
步驟2、待電共軛液(8)和運載液體(7)完全分層后,利用加熱臺(4)調控電共軛液(8)和運載液體(7)的溫度:啟動加熱臺(4),并調節加熱臺(4)的加熱板至設定溫度,加熱臺(4)將自身熱量傳導給物理接觸的流道容器(5),流道容器(5)將熱量通過電共軛液(8)傳導給運載液體(7);靜置設定時長后,向運載液體(7)表面緩慢滴落微液滴(6),微液滴(6)懸浮在運載液體(7)表面,微液滴(6)和運載液體(7)之間形成氣膜層(9);微液滴(6)的粘度μ50mPa·s;加熱臺(4)調控的溫度上限低于微液滴(6)的沸點;
步驟3、接通高壓電源(1)的開關,高壓電源(1)的兩個電極接通高電壓并緩慢升壓,在高壓電源(1)產生的高壓電場下,高壓電源(1)由非對稱電極對中金屬圓環(3)的中心孔射出,驅動電共軛液(8)定向流動;電共軛液(8)引起上方的運載液體(7)流動,懸浮在運載液體(7)液面的微液滴(6)隨運載液體(7)一起運動;
步驟4、通過調節高壓電源(1)的電壓來調節微液滴(6)的運動速度,通過啟動流道容器(5)各條支路上安裝的高壓電源(1)與非對稱電極對來調整微液滴(6)的運動方向。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將高壓電源(1)的正極和負極間距控制在2~3mm內;經過步驟2處理后,運載液體(7)與微液滴(6)之間的溫差為15~40℃。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加熱臺(4)的加熱方式為電加熱或燃氣加熱。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微液滴操控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運載液體(7)的雷諾數Re10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大城市學院,未經浙大城市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2770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