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防滲漏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26195.2 | 申請日: | 2022-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55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苑宗雙;劉永攀;耿東昌;吳海濤;李艷來;李躍;王剛;苑惠杰;沈修文;武秋紅;趙瑞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31/02 | 分類號: | E02D31/02;E02D15/02;E02D29/16;E02D29/045;E02D29/00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專利商標事務所 13103 | 代理人: | 張紫亮 |
| 地址: | 064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建筑 地下 外墻 出墻群管 滲漏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防滲漏施工方法,包括:根據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管徑制作膨脹橡膠防水圈并套設在每根出墻管道上;支設模板并在模板與建筑地下外墻圍成的空間內澆筑細石防水混凝土;待細石防水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拆模,形成混凝土管臺;防水卷材向混凝土管臺延伸鋪貼形成防水層;準備整張防水卷材并將整張防水卷材粘貼在混凝土管臺的前側端面上;在混凝土管臺前側端面上出墻群管的管根位置嵌填防水密封膏。通過為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中各個出墻管道增設膨脹橡膠防水圈以及防水混凝土管臺,使得原有密集群管“管根”前移至距離出墻群管外側管口第二距離處,人手可及,方便防水卷材鋪設操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防滲漏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工程出墻群管,通常為多根管道群體設置,相鄰管道之間空間狹小并且伸出建筑地下外墻較長距離,導致在防水卷材施工時,人手無法伸入到出墻群管間的建筑地下外墻處粘貼防水卷材,無法形成整體連續的防水層,出墻群管的管根與建筑外墻墻面連接處存在滲漏風險。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防滲漏施工方法。
本發明實施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防滲漏施工方法,包括:
根據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中出墻管道的管徑制作膨脹橡膠防水圈,并套設在每根出墻管道上;
在出墻群管上下左右距離出墻群管外周第一距離處,以及距離出墻群管外側管口第二距離處支設模板,并在模板與建筑地下外墻圍成的空間內澆筑細石防水混凝土;
待細石防水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達到設計抗壓強度后拆除模板,形成混凝土管臺;
建筑外墻防水卷材施工時,防水卷材向混凝土管臺的上下左右四個面延伸鋪貼形成防水層;
準備整張防水卷材,按照出墻群管中出墻管道尺寸和位置在整張防水卷材上開設孔洞;
將整張防水卷材套在出墻群管上,并粘貼在混凝土管臺的前側端面上,同時整張防水卷材邊緣搭接在上下左右四個面的防水層上;
在混凝土管臺前側端面上出墻群管的管根位置嵌填防水密封膏;
在混凝土管臺的防水層外側同步增設聚苯板防水保護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為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中各個出墻管道增設膨脹橡膠防水圈以及防水混凝土管臺,使得原有密集群管“管根”前移至距離出墻群管外側管口第二距離處,人手可及,方便防水卷材鋪設操作,同時增設的防水混凝土管臺和膨脹橡膠防水圈使得管周防水薄弱部位進入的滲漏水路線加長,且遇水膨脹橡膠防水圈遇水膨脹后,能夠有效阻斷滲漏水。
可選的,每根出墻管道上套設兩道膨脹橡膠防水圈,其中一道膨脹橡膠防水圈緊貼建筑地下外墻,另一道膨脹橡膠防水圈距離出墻管道外側管口300mm處。
可選的,第一距離為100mm,第二距離為200mm。
可選的,整張防水卷材的長寬尺寸相較于混凝土管臺前側端面長寬尺寸大300mm。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防滲漏施工結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的防滲漏施工結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建筑地下外墻出墻群管管根部位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261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醫院檢驗科醫療樣本存儲箱
- 下一篇:一種納米級金剛石超細微粉的生產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