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裝置及涂布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24871.2 | 申請日: | 2022-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070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鄭建軍;汪曉玲;齊彥杰;任偉;俞良;楊夫舜;岳偉;簡繼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蕪湖東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3C17/00 | 分類號: | C03C17/00;C03C17/38 |
| 代理公司: | 蕪湖安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吳慧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蕪湖市中國(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超薄 玻璃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裝置,包括高精度點膠設備和刮涂涂布設備,所述非等厚超薄玻璃依次經過高精度點膠設備和刮涂涂布設備,非等厚超薄玻璃包括凹槽區和非凹槽區,高精度點膠設備對凹槽區進行填充膠料,刮涂涂布設備對非凹槽區和填充的凹槽區進行涂布。本發明對凹槽區域和整面進行分段式涂布,通過兩種設備相結合的分段式涂布工藝,能夠有效地實現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可以進一步提高超薄玻璃的彎折性能,并且可以有效改善凹槽區的抗沖擊性能,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超薄玻璃彎折性能差、耐沖擊性能差和易碎的問題。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超薄玻璃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裝置及涂布方法。
背景技術
伴隨著高新技術和電子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上不斷推出新型折疊屏電子產品。而柔性蓋板作為折疊屏技術中的重要內容,備受關注。作為折疊產品的柔性蓋板,往往要求其具備良好的彎折性能和光學性能等。因而各大品牌商推出的電子產品的柔性蓋板多采用聚酰亞胺(PI)、超薄玻璃(UTG)等材質。聚酰亞胺(PI)材料擁有較好的彎折性能,但是其存在彎折區域彎折過程易出現折痕、表面易刮傷、使用壽命短等問題。正由此也推動了超薄玻璃在電子行業的興起,薄玻璃,一般指板厚在0.1mm-0.33mm的玻璃,這類玻璃具有良好的抗沖擊性能,但是彎折性能比較差,而超薄玻璃(UTG)通常是指玻璃板厚低于0.1mm,其具有優異的柔韌性,但同時它也存在著耐沖擊性差、容易破裂等問題。
應用于折疊屏相關的柔性蓋板方案,現有技術主要有采用無色透明聚酰亞胺(CPI)、超薄玻璃(UTG)或CPI與UTG貼合疊層結構方案。CPI材料雖然擁有非常好的彎折性能,能夠實現20w+次彎折測試,但是利用CPI材料作為蓋板后,發現其存在彎折過程中彎折區域易出現折痕、耐刮擦性能差、使用壽命短等問題;UTG擁有較好的透過率、硬度高、耐刮擦、耐高溫和優異彎折性能等優勢,但是UTG也存在著耐沖擊性差、容易破裂等問題;CPI與UTG貼合疊層結構,雖然可以有效地改善整體的抗沖擊性能,但存在著整體板厚過高,導致彎折性能差的問題。目前有公司研究利用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作為柔性蓋板,但依舊會存在凹槽區域耐沖擊性能差和易碎的問題。
由此,為了進一步提高超薄玻璃的彎折性能和抗沖擊性能,有研究者提出利用板厚0.1mm-0.33mm良好的抗沖擊性能和板厚0.1mm良好的彎折性能相結合的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方案。但這種方案的玻璃,非凹槽區板厚過低,雖然有利于提高抗沖擊性能,但同樣存在凹槽區抗沖擊性能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裝置,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方法,完成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填膠涂布,可以進一步提高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抗沖擊和彎折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非等厚柔性超薄玻璃的涂布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精度點膠設備和刮涂涂布設備,所述非等厚超薄玻璃依次經過高精度點膠設備和刮涂涂布設備,非等厚超薄玻璃包括凹槽區和非凹槽區,高精度點膠設備對凹槽區進行填充膠料,刮涂涂布設備對非凹槽區和填充的凹槽區進行涂布。
進一步的,所述非等厚超薄玻璃的四周設有用于標志整塊玻璃位置的MARK標記點Ⅰ,在凹槽區的四個拐點處設有MARK標記點Ⅱ。
進一步的,所述高精度點膠設備包括高倍工業相機和點膠機,高倍工業相機與點膠機通過PLC設備建立聯系,高倍工業相機抓取非等厚超薄玻璃上MARK標記點Ⅰ和MARK標記點Ⅱ的位置,經過PLC設備將位置信息分析處理后,傳遞給點膠機,點膠機規劃點膠路徑。
進一步的,高精度點膠設備還包括PLC控制器,高倍工業相機的輸出信息傳遞給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將信息處理后,輸出信號與點膠機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東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蕪湖東信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2487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