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上風電樁基礎及海纜一體化監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724693.3 | 申請日: | 2022-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178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2 |
| 發明(設計)人: | 何用;劉曉建;李健華;張悅;張子坤;劉芝文;陜云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陶博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7 | 分類號: | G06F30/27;G06F30/13;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則元起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曉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上 樁基礎 一體化 監測 方法 | ||
1.一種海上風電樁基礎及海纜一體化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包括:
步驟一:獲取風電樁信息,根據獲取的風電樁信息建立風電樁模型;獲取第一超聲雷達設備信息,根據獲取的第一超聲雷達設備信息確定第一安裝位置,將第一安裝位置在風電樁模型中進行標記,并補充對應的第一超聲雷達模型;
步驟二:獲取第二超聲雷達信息,所述第二超聲雷達用于對樁基下面的地形進行掃描,根據獲得的第二超聲雷達信息在風電樁模型中標記對應的第二安裝位置,在風電樁模型中補充第二超聲雷達模型;
步驟三:根據風電樁模型進行第一超聲雷達和第二超聲雷達的安裝;
步驟四:在構筑物平臺上安裝光纖干涉儀,將海纜中的兩根傳感光纖連接到光纖干涉儀上;從海纜中再引出一條傳感光纖連至海纜側向位移監測系統;
步驟五:在構筑物平臺上設置數據處理平臺,接收采集設備的采集信息,采集設備包括接收第一超聲雷達、第二超聲雷達、光纖干涉儀和海纜側向位移監測系統;
步驟六:數據處理平臺對接收到的采集信息進行融合,對整個風電樁基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發送至岸上監控中心;
根據獲取的第一超聲雷達設備信息確定第一安裝位置的方法包括:
基于風電樁信息中裸露深度確定第一超聲雷達的安裝區間,獲取第一超聲雷達安裝時的需求區域,根據獲得的需求區域將安裝區間進行分割,獲得若干個待選區域,進行待選區域的優先級排序,將排序第一的待選區域標記為第一安裝位置;
對整個風電樁基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的方法包括:
根據第一超聲雷達和第一超聲雷達的采集數據計算出海纜以及樁基礎裸露的深度,并獲得海浪最大時刻的時間標記;根據海浪的沖刷的動量計算出對樁基礎以及海纜的沖擊動量,計算出樁基礎的振動和海纜的振動模型,再根據海纜側向移動監測系統采集的海纜擺動數據進行判斷,獲得評估結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樁基礎及海纜一體化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聲雷達用于監測海浪波動幅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樁基礎及海纜一體化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進行待選區域的優先級排序的方法包括:
將待選區域標記為i,獲取對應待選區域的運行影響值,標記為YXi;根據第一超聲雷達所要檢測的范圍和運行要求設置各個待選區域的運行值,標記為YZi,根據優先值公式計算優先值,根據計算的優先值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進行排序。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樁基礎及海纜一體化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優先值公式為,其中,b1、b2均為比例系數,取值范圍為0b1≤1,0b2≤1,λ為修正因子,取值范圍為0λ≤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陶博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珠江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科學研究院;安徽陶博士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2469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