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分析牛蒡根中功能成分的空間分布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22528.4 | 申請日: | 2022-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607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鏘;張超杰;鄭振佳;李玲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博德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7/64 | 分類號: | G01N27/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東方盛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王寧寧 |
| 地址: | 253084 山東省德州市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分析 牛蒡 功能 成分 空間 分布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分析牛蒡根中功能成分的空間分布的方法,涉及分析檢測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利用包埋劑將牛蒡根進行包埋,經冷凍處理后切片,得到牛蒡根組織切片,并進行真空干燥處理;然后對牛蒡根組織切片進行基質噴涂;之后將噴涂有基質的牛蒡根組織切片進行MALDI質譜成像分析,得到牛蒡根中功能成分的空間分布;所用的基質為DHAP。本發明通過優化MALDI?MSI基質,在負離子檢測模式下,利用MALDI?MSI分析法,建立了牛蒡根中化學成分的高覆蓋、可視化的質譜成像方法,實現了牛蒡根中糖類、有機酸類和黃酮類化合物的可視化表征,為牛蒡成分的開發及綜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分析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分析牛蒡根中功能成分的空間分布的方法。
背景技術
牛蒡(Arctium lappa L.),又名惡實、鼠黏、大力等,多為菊科牛蒡屬二年生植物,其根、莖、葉、果實均可入藥。《名醫別錄》記載,牛蒡根莖治“傷寒、寒熱、消渴等,久服輕身耐老”,現代研究發現,牛蒡根富含菊糖、纖維素、多酚類、黃酮類、氨基酸類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衰老、改善便秘等多種藥理作用。同時,它也被用作開發營養保健食品,并深受消費者歡迎。因此,開展牛蒡根化學成分的研究,對于闡明其功能成分作用機制有重要意義。
目前,國內外學者常采用液相/氣相色譜-質譜聯用、高速逆流色譜、離子色譜等多種分析技術對功能成分進行表征,具有準確度高、重現性好、線性范圍寬等優點。然而,這些技術存在前處理復雜、耗時、破壞重要代謝物的空間分布信息等缺陷,無法實現植物內源性成分的原位表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分析牛蒡根中功能成分的空間分布的方法,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牛蒡根中糖類、有機酸類和黃酮類化合物的可視化表征,為牛蒡成分的開發及綜合利用提供技術支持。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分析牛蒡根中功能成分的空間分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樣品制備:利用包埋劑將牛蒡根進行包埋,經冷凍處理后切片,得到牛蒡根組織切片,并進行真空干燥處理;
(2)基質噴涂:將真空干燥處理后的牛蒡根組織切片進行基質噴涂,得到噴涂有基質的牛蒡根組織切片;
(3)將噴涂有基質的牛蒡根組織切片進行MALDI質譜成像分析,得到牛蒡根中功能成分的空間分布;
步驟(2)中進行基質噴涂所用的基質為DHAP。
進一步地,所述包埋劑為OCT包埋劑。
進一步地,步驟(1)中冷凍處理的溫度為-20±2℃,時間為40±10min。優選溫度為-20℃,時間為40min。
進一步地,步驟(2)中噴涂密度為0.0025±0.0005mg/mm2;噴涂循環次數為18±4次。優選噴涂密度為0.0025mg/mm2;噴涂循環次數為18次。
進一步地,基質噴涂的噴嘴溫度為60±2℃,優選為60℃。
進一步地,MALDI質譜成像分析所檢測的質荷比為100~1500。
進一步地,MALDI質譜成像分析時的樣品掃描分辨率為50~200μm,優選為100μm。
進一步地,所述功能性成分包括糖類、有機酸類和黃酮類化合物。
本發明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通過優化MALDI-MSI基質,在負離子檢測模式下,利用MALDI-MSI分析法,建立了牛蒡根中化學成分的高覆蓋、可視化的質譜成像方法,實現了牛蒡根中糖類、有機酸類和黃酮類化合物的可視化表征,為牛蒡成分的開發及綜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博德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博德醫藥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2252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