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高分遙感的輸電線路拆遷房屋識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722493.4 | 申請日: | 2022-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987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鄭中原;姜玲;于金山;張佳成;劉桂華;于奔;屈斌;趙鵬;魚小兵;李謙;劉盛終;馬伯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20/13 | 分類號: | G06V20/13;G06V10/24;G06V10/764;G06V10/774;G06V10/8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來佳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高分 遙感 輸電 線路 拆遷 房屋 識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高分遙感的輸電線路拆遷房屋識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高分影像獲得及處理;2)高分影像裁剪;3)建立拆遷房屋解譯庫;4)獲得拆遷房屋位置;5)拆遷房屋狀態識別;6)解譯歸檔保存。本發明打破了傳統人工監測時效性差、數據準確率低、成本高等局限性,提高工作效率,拆遷房屋識別效率高,識別精確,能夠保證輸電線路建設的邊導線范圍內拆遷房屋的精確識別,便于后續拆遷工作安排,保證居住人員安全,同時也確保輸電線路建設的順利安全進行,為后續輸電線路拆遷房屋識別提供了一種新的監測手段。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遙感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高分遙感的輸電線路拆遷房屋識別方法。
背景技術
輸電線路在建設過程中,由于電磁輻射的影響,在輸電線路邊導線一定范圍內的房屋不適宜人們日常居住,且房屋搭建的位置可能影響輸電線路桿塔的建立。
由于輸電線路長,桿塔數量多且分布分散,電磁影響范圍廣,為保護居民居住環境安全,保障輸電線路順利施工,需及時對輸電線路邊導線一定范圍內的房屋進行監測,為房屋拆遷提供數據支撐,避免后續經濟糾紛,同時保證輸電線路施工安全及居民安全。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輸電線路建設范圍不斷擴大。目前輸電線路拆遷房屋監測手段主要通過人工現場監測,利用卷尺測量邊導線與房屋垂直距離是否符合水保方案規定距離,如果小于規定距離,則定為拆遷房屋。隨著輸電線路后續施工的進行,人工現場監測方法無法實時獲取房屋拆遷狀態,影響線路施工,具有監測時效性差、數據不準確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高分遙感的輸電線路拆遷房屋識別方法,打破傳統人工監測時效性差、數據準確率低、成本高等局限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居民安全,確保輸電線路施工順利及安全,為后續輸電線路拆遷房屋識別提供了新的監測手段。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基于高分遙感的輸電線路拆遷房屋識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驟為:
S1、通過輸電線路桿塔位置信息獲取施工前高分影像P及施工中高分影像B,并依次通過輻射定標、大氣校正、幾何校正、影像融合處理,消除天氣、傳感器、地形誤差,使高分影像P、B獲得投影坐標;
1)輻射定標是將影像的原始DN值,即像元亮度值轉換為輻射亮度值;
L=gain*DN+bias
其中:L為輻射亮度值;
gain為影像增益;
bias為影像偏置;
2)大氣校正是將輻射亮度轉換為表觀反射率,表觀反射率等于大氣層頂表面的出射度M和入射度E之比
其中:η為大氣層頂表觀反射率;
M和E分別是大氣層頂的出射度和入射度;
L為大氣層頂進入衛星傳感器的輻亮度;
D為太陽到地球的平均距離,該數值與傳感器成像時間有關,波段和傳感器不同ESUN取值也不相同,故稱為傳感器波段平均太陽輻照度(Band Mean Solar Irradiance,BMSI),β為太陽天頂角;
3)幾何校正是利用地面控制點GCP對各種因素引起的遙感圖像幾何畸變進行校正,以一副影像為基準f(x,y),去校正原始影像g(x’,y’),假設兩幅影像的幾何畸變關系為
通常k1(x,y),k2(x,y)可用多項式來近似表示,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22493.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