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708226.1 | 申請日: | 2022-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05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育恒;王澄;許車明;吳濤;劉新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力聲特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N1/05 | 分類號: | A61N1/05;A61N1/36;G06F30/23;G06T17/2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 31280 | 代理人: | 秦華毅 |
| 地址: | 20131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有限元分析 人工 耳蝸 植入 電極 檢驗 方法 | ||
1.一種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S110、獲取耳蝸的有限元模型;S120、獲取植入電極的有限元模型;S130、獲取耳蝸的力學參數(shù);S140、獲取植入電極的力學參數(shù);S150、獲取植入電極的植入?yún)?shù);S160、基于前述步驟獲取的數(shù)據(jù),對植入電極植入耳蝸的過程進行有限元分析,得到有限元分析結果;S170、基于該有限元分析結果判斷植入電極是否合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10包括如下步驟:S111、獲取耳蝸的幾何模型;S112、對該耳蝸的幾何模型進行網(wǎng)格劃分,得到由一系列網(wǎng)格和節(jié)點所組成的該耳蝸的有限元模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20包括如下步驟:S121、獲取植入電極的幾何模型;S122、對該植入電極的幾何模型進行網(wǎng)格劃分,得到由一系列網(wǎng)格和節(jié)點所組成的該植入電極的有限元模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10中,該耳蝸的有限元模型包括蝸軸,骨螺旋板,基底膜以及螺旋韌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30中,該耳蝸的力學參數(shù)包括蝸軸、骨螺旋板、基底膜以及螺旋韌帶的密度、楊氏模量及泊松比。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40中,該植入電極的力學參數(shù)包括植入電極的密度,楊氏模量及泊松比。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植入電極的密度為1000-5000kg/m3,該植入電極的楊氏模量為100-1000MPa,該植入電極的泊松比為0.35-0.48。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50中,該植入電極的植入?yún)?shù)包括摩擦系數(shù),植入角度,植入速度以及植入深度。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摩擦系數(shù)為0.1-0.4,該植入速度為0.2-1mm/s,該植入深度為13-32mm。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限元分析的人工耳蝸植入電極的檢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60中,該有限元分析結果包括植入電極的變形狀態(tài)及耳蝸所受應力的數(shù)據(j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力聲特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上海力聲特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70822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