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SrCo1-x 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94270.1 | 申請日: | 2022-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998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馬翩翩;劉觀福;徐人豪;喬茵;劉力源;胡瑞陽;江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G11/30 | 分類號: | H01G11/30;H01G11/46;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吉靖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srco base sub | ||
本發明提供一種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及應用,所述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通過Ta置換鈷酸鍶電極材料的固相燒結法所制備得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鍶源、鈷源、鉭源按照化學計量比配比稱量后,充分研磨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S2、在常壓空氣氣氛中,將混合物于馬弗爐中煅燒,隨爐冷卻后充分研磨獲得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鉭元素占比x為0~0.2。本發明所提供的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是一種新材料,其制備方法簡單,反應可控性好,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具備良好的結晶性能,較低的內阻,反應可逆性好,倍率性能良好,具備較好的電化學性能,電流密度1A g?1時的比電容為227.92C g?1,在超級電容器的應用中具有較好的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及應用。
背景技術
由于混合儲能機制和寬工作電壓的優勢,合理設計的混合超級電容器(HSCs)被認為是解決間歇性能源問題的一種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具有電池特性的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材料利用快速的氧化還原反應實現電荷的存儲與釋放,可獲得高理論的 比容量和能量密度。不過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材料也存在固有導電率低,對 表面氧化還原反應的依賴性較大,且在大電流密度下反應動力學速率較慢,其倍率性能以及 循環穩定性不佳等問題。SrCoO3-δ鈣鈦礦金屬氧化物因其獨特的可調控的理化性質,有望突 破這一挑戰。現階段科學家主要通過多種元素置換或者采用多種氧化物復合來產生協同效應, 克服單一氧化物的缺點,同時穩定SrCoO3-δ鈣鈦礦相結構。因此我們提出了高溫固相法制備 B位Ta置換SrCoO3-δ(即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其中高溫固相法制備工藝簡單可 靠,操作性強。
目前,尚未有文獻或專利報道過SrCo1-xTaxO3-δ鈣鈦礦氧化物用作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第一個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 極材料。
為此,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由 固相燒結法制備得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鍶源、鈷源、鉭源按照化學計量比配比稱量后,充分研磨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S2、在常壓空氣氣氛中,將混合物于馬弗爐中煅燒,隨爐冷卻后充分研磨獲得SrCo1-xTaxO3-δ鈣鈦礦電極材料;
鉭元素占比x為0~0.2。
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同時,本發明還可以采用或者組合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9427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