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鏈條形變測量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77029.8 | 申請日: | 2022-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350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董明剛;王彥;魏雪影;武天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桂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7/60;G06V10/26;G06V10/28;G06V10/30;G06V10/774;G06V10/8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41004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深度 學習 鏈條 形變 測量方法 | ||
1.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的鏈條形變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拍攝的鏈條影像抽幀轉換為圖像,手動標注出實例部分,來構建訓練數據集;搭建基于深度卷積神經網絡的語義分割模型;使用標注好的訓練數據集訓練語義分割模型;當需要檢測鏈條形變時,將實時拍攝的鏈條影像輸入到訓練好的語義分割模型中,分割出鏈條部分;之后,對鏈條圖像進行二值化處理并去除干擾雜聲;最后,利用中心擴張算法來測量分割出的鏈條的尺寸信息;具體步驟為:構建鏈條圖像訓練數據集101、搭建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語義分割模型步驟102、使用鏈條圖像數據集來訓練神經網絡模型步驟103、鏈條形變檢測步驟104;
構建鏈條圖像訓練數據集101,從步驟201到步驟202:
步驟201:將原圖像x中的鏈條部分標注出來,保存為鏈條掩碼圖像y;
步驟202:將鏈條掩碼圖像和原圖像組成圖像對{x,y},作為訓練數據集;
搭建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語義分割模型步驟102,從步驟301到步驟304:
步驟301:使用擴張卷積和普通卷積作為基本卷積層,Relu作為激活函數來搭建主干網絡;
步驟302:使用雙線性插值法來進行插值采樣;
步驟303:使用改進的交叉熵損失即NLL損失和Dice損失,作為卷積神經網絡的損失函數,使用Adam作為優化函數;
步驟304:設置學習效率為0.0005,批訓練數量為8,迭代200次;
使用鏈條圖像數據集來訓練神經網絡模型步驟103,從步驟401到步驟414:
步驟401:定義循環變量為t,并賦初值t=1;
步驟402:當t=200執行步驟403,否則執行步驟414;
步驟403:定義循環變量為k,并賦初值k=1;
步驟404:將5000張訓練圖像分批,每批包含8張訓練圖像;
步驟405:當k=625執行步驟406,否則執行步驟407;
步驟406:將圖像x送入到卷積神經網絡模型;
步驟407:設經過最后一層卷積神經網絡的結果為y*;
步驟408:計算鏈條真實掩碼y和y*之間的損失,更新神經網絡連接函數的權值;
步驟409:k=k+1;
步驟410:模型訓練完畢;
鏈條形變檢測步驟104,從步驟501到步驟510:
步驟501:將圖像送入訓練好的語義分割模型中;
步驟502:獲得標注出鏈條中間空心區域的圖像,得到語義分割后的鏈條圖像;
步驟503:將語義分割后的鏈條圖像從RGB圖像轉換為灰度圖像;
步驟504:將灰度圖像轉換為像素值為0和255的黑白二值圖像;
步驟505:使用高斯濾波去除二值圖像中的干擾雜聲;
步驟506:找出空心區域的中心點,并作為中心擴張的起始點;
步驟507:利用中心擴張的規則找到空心區域的最大內接矩形;
步驟508:測量最大內接矩形的長和寬的值;
步驟509:利用比例尺進行轉換,得到鏈條空心區域的實際長寬尺寸;
步驟510:比較測量尺寸和標定尺寸,判斷鏈條是否發生形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桂林理工大學,未經桂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7702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