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76593.8 | 申請日: | 2022-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40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何建國;林政任;林政江;陳永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農國際農業集團(廣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3/32;C02F3/02;C12N1/20;C12N1/16;C12N1/12;C12R1/01;C12R1/645;C02F103/20;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廣州凱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江鏡立 |
| 地址: | 524599 廣東省湛江市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生物 養殖 方法 | ||
1.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養殖方法步驟是:
步驟一,將適量的有益菌投入水池中來分解水中的有機物,并通過分解斷鏈來控制絮團的大小和數量;
步驟二,將適量的有益菌與生物分解底改交替搭配投入水池中用于處理沉淀在池底的污染物與偏大的絮團,防止污染物與偏大的絮團耗氧壞底;
步驟三,將適量的碳源投入水池中用于維持菌藻的活力,增加絮團數量、大小以及提高凈化能力;
步驟四,將適量的多種活菌交替混合飼料均勻的潑灑在水池中,用于確保絮團中有益菌的比例與數量,提高生物絮團的凈化能力與營養價值;
步驟五,將適量的應激活力素、多糖投入水池中,用于增強養殖生物的活力和對污染的耐力;
步驟六,將PVC管的外壁打孔并將PVC管的一端封堵另一端與氧氣泵輸出端連接,使PVC盤繞在池底,用于向水池中通氣,使水池中的水不間斷的保持翻滾攪動,防止絮團沉淀造成水池中養殖的水產品缺氧中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管壁開孔間隔0.4-1.6m,所述PVC管壁開孔直徑0.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菌包括有芽孢菌、乳酸菌、酵母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益菌投入水池的方法步驟是:
步驟一,將適量的芽孢菌、乳酸菌、酵母菌按比例放入一個干凈容器;
步驟二,向所述步驟一中的干凈容器中添加適量的清水并使用攪拌器對其進行攪拌,加速芽孢菌、乳酸菌、酵母菌的溶解,攪拌直至完全溶解在清水中得到混合物A;
步驟三,將所述步驟二中所述混合物A投放至水池中便完成對有益菌的投放。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中的碳源包括多種藻類。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類的培養步驟方法是:
步驟一,引入藻類;
步驟二,培養藻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藻類的方法步驟是:
步驟一,將水藻豐富的水池中包含有藻類的表層水集中收集;
步驟二,將所述步驟一中收集的包含有藻類的表層水投放至水池中,便完成對藻類的引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藻類的方法步驟是:
步驟一,將水池打氧機投入水池中進行打氧,為藻類的生存提供氧氣;
步驟二,每三天向水池中多次少量的均勻拋灑氨基酸肥水膏用于促進藻類生長;
步驟三,每周向水池中多次少量的均勻拋灑酵素,便可實現對藻類的培養。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利用生物絮團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養殖過程中可偶爾拌喂有益菌用于調節水池中養殖的是水產品干胃腸道,預防病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農國際農業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未經中農國際農業集團(廣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7659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