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返料破碎的固碳強化再生骨料制備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674966.8 | 申請日: | 2022-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89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紅;黃文景;房懷英;陳煥森;張寶裕;林繼銘;黃驍民;林柏宏;周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2C19/00 | 分類號: | B02C19/00;B02C23/16;B02C23/02;B02C23/14;C04B18/16 |
| 代理公司: | 泉州君典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39 | 代理人: | 胡希琰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破碎 強化 再生 骨料 制備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再生骨料回收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返料破碎的固碳強化再生骨料制備裝置及方法,該裝置包括螺旋輸送機、拋料轉子、篩分轉筒、返料轉筒、二氧化碳輸入管;所述螺旋輸送機包括原料進口、細骨料進口、出料口;所述篩分轉筒包括內筒體、外筒體,拋料轉子將骨料加速甩出至內筒體,使骨料相互撞擊破碎;返料轉筒套設于螺旋輸送機外且細骨料進口處于返料轉筒內,返料轉筒的返料葉片帶動細骨料由細骨料進口送入螺旋輸送機內;所述二氧化碳輸入管入端連通入篩分轉筒內。骨料相互撞擊破碎整形,并且在該過程中與二氧化碳充分反應,使二氧化碳被吸收固化,且對再生骨料碳化加強,制備出高質量再生骨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再生骨料回收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返料破碎的固碳強化再生骨料制備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自第一次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碳排放不斷地加大,科學家們對人類過度的碳排放量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并給出其危害和預測,因此解決碳排放問題迫在眉睫。據統計,空氣中約有7%的二氧化碳氣體來自于建筑行業的排放,其中混凝土制造的原料來自于大理石等原材料高溫燒結而成,這一燒結過程將會向空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骨料是制作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如果能從廢棄的建筑材料中回收重復利用骨料,那么將會對減排做出巨大的貢獻。
再生骨料是一項重復利用骨料的技術,能有效的減少建筑資源的浪費。然而再生骨料與原生骨料相比仍然存在性能上的差距,目前學者們正在不斷研究改善再生骨料性能的方法。碳化再生骨料作為一種強化再生骨料的技術,既能吸收并封存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又能有效改善再生骨料的性能,具有十分廣闊的前景。目前,對碳化再生骨料的研究大部分處在實驗室階段,其裝置仍存在密封性不足的問題,操作員二氧化碳中毒的風險不容忽視。同時,若要在工程上對再生骨料進行加壓和密閉,則不僅設備密封成本高,而且加壓將消耗過大的能量,與綠色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因此亟需一種適于工業化實施的再生骨料固碳強化的設備。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低成本、高效的基于返料破碎的固碳強化再生骨料制備裝置及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基于返料破碎的固碳強化再生骨料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輸送機、拋料轉子、篩分轉筒、返料轉筒、二氧化碳輸入管;
所述螺旋輸送機包括原料進口、細骨料進口、出料口,所述拋料轉子設于螺旋輸送機一端且出料口通入拋料轉子內,螺旋輸送機將骨料送入拋料轉子內;
所述篩分轉筒包括內筒體、外筒體,所述內筒體密布開設有網孔,所述外筒體套設于內筒體外,使外筒體與內筒體間形成篩料空間,所述拋料轉子位于內筒體內,拋料轉子將骨料加速甩出至內筒體,使骨料相互撞擊破碎,細骨料穿過網孔進入篩料空間內;
所述返料轉筒套設于螺旋輸送機外且細骨料進口處于返料轉筒內,返料轉筒內設有返料葉片,返料轉筒與篩料空間連通,篩料空間內的細骨料送入返料轉筒內,返料轉筒的返料葉片帶動細骨料由細骨料進口送入螺旋輸送機內;
所述二氧化碳輸入管入端連通入篩分轉筒內,再生骨料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固碳且對再生骨料碳化加強。
進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輸入管上設有加熱器,二氧化碳經過加熱器升溫后進入篩分轉筒內。
進一步的,還包括外殼體、除塵器、吸收池,所述螺旋輸送機、拋料轉子、篩分轉筒、返料轉筒設于外殼體內,除塵器的進氣端延伸入外殼體內,出氣端延伸至吸收池內,所述吸收池內設有二氧化碳吸收溶液。
進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輸入管上設有電控閥,所述除塵器的出氣端處設有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器,二氧化碳濃度檢測器與電控閥信號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華僑大學,未經福建南方路面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749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