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池塘養殖水質凈化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67027.0 | 申請日: | 2022-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53287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文永;李惠玉;周明華;沙正輝;鄧勇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淮安市科苑漁業發展有限公司水產良種場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3/32;C02F1/00;C02F1/28;C02F1/30;C02F1/72;C02F7/00;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孫盟盟 |
| 地址: | 22334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池塘 養殖 水質 凈化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池塘養殖水質凈化系統,涉及養殖尾水處理技術領域,包括養殖池塘、沉淀池、曝氣池、生態凈化池、溢流壩和生態過濾壩,養殖池塘依次與沉淀池、曝氣池和生態凈化池相連通,溢流壩設置在沉淀池與曝氣池之間,生態過濾壩設置在曝氣池與生態凈化池之間,曝氣池內設置有水體曝氣裝置及光催化裝置,水體曝氣裝置設置在曝氣池底部,光催化裝置套裝在水體曝氣裝置上,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夠實現養殖尾水的循環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養殖尾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池塘養殖水質凈化系統。
背景技術
池塘循環水生態養殖系統是以環境友好、資源節約、食品安全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宗旨的新型水產養殖模式,也是國家大力倡導和推廣的水產養殖新模式之一。其中“池塘水槽循環水生態養殖技術”是該模式的典型代表,即在池塘中設置前后分別帶有氣提推水和集排污裝置的矩形水槽,魚在水槽中進行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池塘作為水質生態凈化區。池塘水槽循環水生態養殖技術核心之一就是污物的移除和處理。
目前,對池塘養殖水的凈化處理基本上有以下幾種方式:①直接排到另外一個池塘或水域讓其緩慢沉淀分解;②經過一個簡單沉淀池沉淀后再回到池塘凈化區;③采用另一組工業化設備把沉淀物濃縮分離,干物質用作肥料。上述處理方式都存在很多問題:第一種直排沉淀分解方式需要占用大面積土地,凈化時間長,而且排出的水不用水泵無法回到原池塘系統,造成水資源浪費;第二種方式只是簡單沉淀,對污物處理不徹底,溶解在水中的含有高濃度氮磷等富營養化物質得不到有效降解,回到凈化區后仍然加重系統負擔,繼續造成污染;第三種方式處理設備昂貴、運行費用太高,該方式僅在國外試驗場使用,無法推廣到大規模池塘養殖系統。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實現養殖尾水再利用的池塘養殖水質凈化系統,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池塘養殖水質凈化系統,本發明結構簡單,運行過程無需二次動力消耗,尾水凈化徹底,能夠實現尾水的循環利用,不會破壞養殖水體的生態平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包括養殖池塘、沉淀池、曝氣池、生態凈化池、溢流壩和生態過濾壩,所述養殖池塘依次與沉淀池、曝氣池和生態凈化池相連通,所述溢流壩設置在沉淀池與曝氣池之間,所述生態過濾壩設置在曝氣池與生態凈化池之間,所述曝氣池內設置有水體曝氣裝置及光催化裝置,所述水體曝氣裝置設置在曝氣池底部,所述光催化裝置套裝在水體曝氣裝置上。
進一步的,所述水體曝氣裝置包括曝氣盤、配重架和進氣管,所述配重架設置在曝氣盤的底端,所述進氣管設置在曝氣盤上。
進一步的,所述曝氣盤的混氣室設置有過濾網,所述混氣室內設置有切割刀片。
進一步的,所述光催化裝置包括延展支架、石墨烯光催化網、吸附毛刷和環形浮袋,所述延展支架套裝在進氣管上,所述延展支架與進氣管滑動連接,所述石墨烯光催化網鋪設在延展支架上,所述吸附毛刷設置在延展支架的下表面,所述環形浮袋設置在延展支架的外圍。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側壁上方設有進水孔,頂部設有溢流缺口,養殖池塘通過排污管和水泵與沉淀池上的進水孔連通,所述沉淀池的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進水孔設置在切線方向上。
進一步的,所述溢流壩設置在溢流缺口處,所述溢流壩沿錐形設置,所述溢流壩沿著水流的流向,兩側均設置有緩流斜面。
進一步的,所述生態過濾壩的主體結構為空心磚,壩體內堆積有不同尺寸的濾料。
進一步的,所述生態過濾壩的頂部設置有矩形缺口,所述矩形缺口內設置有改性纖維球,所述矩形缺口的表面設置有集配碎石墊層。
進一步的,所述生態凈化池中種植有狐尾藻、蓮藕和浮萍,養殖有白鰱、花鰱和鳙魚。
進一步的,所述生態凈化池中還搭配有用于控制狐尾藻、浮萍生長的草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淮安市科苑漁業發展有限公司水產良種場,未經淮安市科苑漁業發展有限公司水產良種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670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上肢肩肘關節屈伸訓練裝置
- 下一篇:碳化硅外延生長管路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