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焚燒爐的爐排恒溫裝置及其爐排恒溫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53451.X | 申請日: | 2022-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926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瑞娜;劉澤慶;邰俊;宋立杰;周洪權;張智;宋堯;宋學頂;袁國安;曹瑞杰;顧南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44 | 分類號: | F23G5/44;F23G5/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石佳 |
| 地址: | 20023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焚燒 恒溫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焚燒爐的爐排恒溫裝置及其爐排恒溫方法,爐排包括若干并排設置的爐排片,相鄰兩爐排片之間具有供一次風通過的爐排間隙,各一次風管道的出風口均正對至少兩組爐排片,各水霧機構安裝在相對應的一次風管道內側,并靠近出風口,在水霧機構噴射水霧的過程中,能夠快速擴散至爐排片表面上,水霧機構上設有與出風口正對的爐排片一一對應的水霧噴嘴,各水霧噴嘴分別朝向各爐排片,并噴射出能夠覆蓋爐排片的水霧,水霧覆蓋到爐排片表面上后,迅速氣成水蒸氣并吸走爐排片上的熱量,在爐排片表面形成持續循環的水霧接觸、水蒸氣移走,提高了對爐排片的冷卻效果,延長了其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焚燒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焚燒爐的爐排恒溫裝置及其爐排恒溫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垃圾焚燒爐內,垃圾在爐排片上完成燃燒,一次風穿過爐排間隙為垃圾燃燒提供氧量,由于垃圾分類的開展,入爐垃圾熱值逐步提升,入爐干垃圾熱值相比于分類前的混合垃圾熱值提高兩倍,高熱值垃圾燃燒放熱量大,不可避免的容易造成爐排超溫,進而會降低爐排使用壽命,加劇爐排磨損。傳統爐排系統通過一次風流過爐排底部,與爐排進行對流換熱,降低爐排溫度,對于普通低熱值垃圾較為合適。例如專利文件CN102865586A公開了新型生物質鍋爐旋轉風冷爐排系統,所述的旋轉軸旋轉,帶動爐排一起旋轉,風通過擋風板進入一次風管向爐排均勻吹出,使其上的燃料燃燒變速齒輪可人工調節使爐排轉速緩慢且均勻,這樣使燃料均勻布置在爐排上充分燃燒;二是軸及軸承受到風的冷卻有效降低其自身溫度,同時使一次風溫度升高,這樣便于燃料燃燒;三是通過擋風板改變送風角度,使一次風均勻地吹向爐排,這樣既有利于爐排降溫,同時防止生物質灰掉在軸承上損壞軸及配件。但是其受自身風量影響,只能應用于低熱值垃圾的焚燒爐中,對于高熱值垃圾,行業內采用水冷爐排,在爐排下表面布置水冷管道,由于管路復雜,成本較高,而且降溫效果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焚燒爐的爐排恒溫裝置及其爐排恒溫方法,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水霧噴嘴噴出的水霧,接觸到爐排片表面后氣化吸熱,迅速降低爐排溫度,保障爐排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焚燒爐的爐排恒溫裝置,包括若干均設置在爐排遠離爐膛一側的水霧機構和一次風管道,所述爐排包括若干并排設置的爐排片,相鄰兩所述爐排片之間具有供一次風通過的爐排間隙,各所述一次風管道的出風口均正對至少兩組所述爐排片,各所述水霧機構安裝在相對應的所述一次風管道內側,并靠近所述出風口,所述水霧機構上設有與所述出風口正對的所述爐排片一一對應的水霧噴嘴,各所述水霧噴嘴分別朝向各所述爐排片,并噴射出能夠覆蓋所述爐排片的水霧。
優選的,所述水霧噴嘴正對所述爐排片的中間位置處。
優選的,所述爐排片遠離所述爐膛的一側均設有用于監測所述爐排片溫度的溫度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與所述水霧機構,用于調節所述水霧噴嘴的噴霧量。
優選的,所述一次風管道包括進風段及連通在所述進風段上的出風段,所述出風段的流通截面大于所述進風段的流通截面。
優選的,所述出風段呈流通截面由所述進風段至所述出風口逐漸擴大的錐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出風段與所述出風口之間連通有緩流段,所述緩流段呈流通截面與所述錐形結構擴大端流通截面相等的直筒狀結構,所述水霧噴嘴設置在所述緩流段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位置處。
優選的,所述出風口與所述緩流段同軸設置,且所述出風口的結構與所述緩流段的流通截面相等。
優選的,各所述出風口并排設置,所述出風口的通風截面總和與所述爐排結構相匹配。
優選的,所述出風口包括沿所述爐排片排列方向的兩側邊緣,兩所述側邊緣分別正對所述爐排間隙,且與所述爐排間隙之間具有供一次風進入所述爐排間隙中的進風間隔。
還提供一種爐排恒溫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環境衛生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534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離子交換膜電解槽
- 下一篇:一種信息傳輸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可讀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