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652396.2 | 申請日: | 2022-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75942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徐娜;冉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4/36 | 分類號: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徐瑤 |
| 地址: | 71002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負極 材料 制備 方法 | ||
1.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制備明膠/硅納米顆粒水溶液,并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劑的1-十八碳烯混合液中,乳化均質,將油包水乳液在油浴鍋中蒸發水分,離心洗滌,真空干燥,最終得到明膠/硅納米顆粒微球;
步驟2,將上述微球分散于明膠溶液中,然后將漿液涂在銅箔上,進行干燥處理;然后在管式爐中氬氣環境下熱解,得到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1.1,配置含0.5wt%表面活性劑的1-十八碳烯混合液,在25~35℃,在攪拌頻率為3000rpm的條件下均質2min備用;
步驟1.2,配制濃度為20~40mg/ml的明膠水溶液,60℃用磁力攪拌器充分攪拌使明膠完全溶解備用;
步驟1.3,將硅納米顆粒加入到步驟1.2配制的明膠水溶液中,60℃超聲分散30min,得到明膠/硅納米顆粒混合溶液;
步驟1.4,將步驟1.3中制成的明膠/硅納米顆粒混合溶液逐滴加入到步驟1.1的混合液中,在25~35℃,在攪拌頻率為5000rpm的條件下乳化均質2min;
步驟1.5,將步驟1.4制成乳液在95~97℃的油浴鍋中蒸發水分,蒸發時間為3~5h,冷卻至室溫;
步驟1.6,將冷卻至室溫的混合液,在攪拌頻率為3000rpm條件下以石油醚為洗滌劑離心洗滌兩次,在60℃真空干燥12h,得到明膠/硅納米顆粒微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1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劑為hypermer?2296。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2中,溶解明膠所需水的體積為1-十八碳烯體積的25%。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3中,加入的硅納米顆粒的質量為明膠質量的50%~200%;明膠與硅納米顆粒總的質量濃度為60mg/ml。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
步驟2.1,在60-70℃條件下,將明膠完全溶解于去離子水中,磁力攪拌得到濃度為50mg/mL的明膠水溶液;待冷卻至室溫,將制備好的明膠/硅納米顆粒微球加入到明膠水溶液中,漿料在室溫下連續攪拌2-3h;然后將漿液涂在集流體銅箔上,室溫下干燥12-15h,60-70℃真空干燥12-15h;
步驟2.2,在管式爐中450~650℃氬氣環境下熱解1h,升溫速率為2℃/min,得到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1中加入明膠/硅納米顆粒微球的質量為明膠質量的100~300%。
8.微/納結構硅碳負極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權利要求1-7任意一項的方法制備得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5239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