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配件加工系統及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650191.0 | 申請日: | 2022-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99925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5 |
| 發明(設計)人: | 胡昌明;趙鈺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P23/04 | 分類號: | B23P23/04;B23Q3/06;B23B51/12;B23Q11/00;B24B5/36;B24B5/35;B24B41/04;B24B41/06;B24B47/12;B24B47/20;B24B47/22;B24B55/06;B08B1/02;B08B3/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賈波 |
| 地址: | 408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 配件 加工 系統 操作方法 | ||
1.一種金屬配件加工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包括用于對金屬配件實現打孔、外表面打磨、清洗的打孔裝置(100)、打磨裝置(200)、清洗裝置(300);打孔裝置(100)、打磨裝置(200)、清洗裝置(300)之間通過傳輸帶(400)連通;由傳輸帶(400)帶動金屬配件在這三部分之間進行傳動;
所述打磨裝置(200)包括底座(201),所述底座(201)頂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側板(206),且側板(206)一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電動滑軌(209),所述電動滑軌(209)的底部滑動連接有滑塊(207),且滑塊(20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殼體(210),所述殼體(210)的底部卡接有打磨件(211),且側板(206)遠離電動滑軌(209)一側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電動機(205),所述電動機(205)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傳動連接有轉桿(216),所述轉桿(216)靠近電動機(20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套,且轉桿(216)的一側滑動連接有滑套(215),所述滑套(215)兩側的外壁均固定連接有支撐臂(214),且兩個支撐臂(214)的一側均螺紋連接有螺桿(213),兩個所述螺桿(213)相靠近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按壓塊(217),且兩個按壓塊(217)的另一側均固定連接有旋鈕(212);
所述底座(201)頂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支撐座(202),且支撐座(202)的頂部開設有橫槽(203);所述橫槽(203)的內部設置有滾珠(204);所述滑套(215)兩側的內壁均固定連接有卡塊(219),且轉桿(216)的一端開設有兩個滑槽(218),兩個卡塊(219)分別滑動連接于兩個滑槽(218)的內部;所述滑套(215)兩側的外壁均開設有插槽,且兩個支撐臂(214)靠近滑套(215)的一端分別通過螺栓連接于兩個插槽的內部;所述橫槽(203)的一側插接有擋塊(220),且擋塊(220)的寬度與橫槽(203)的寬度相等;所述擋塊(220)的底部焊接有L型板(221),且L型板(221)通過螺栓與支撐座(202)固定連接;
所述打孔裝置(100),包括工作臺(102),所述工作臺(102)頂部外壁位于中間的位置固定有液壓桿(103),且液壓桿(103)頂部外壁兩側均固定有支撐板(110),兩個所述支撐板(110)頂部外壁固定有固定板(104),且固定板(104)表面位于中間的位置開有槽口(115),所述固定板(104)頂部外壁兩側均固定有豎板(111),且豎板(111)相對的一側內壁均固定有電動伸縮桿(112),兩個所述電動伸縮桿(112)相對的一端均固定有弧形板(113),且弧形板(113)弧面開有直角槽(114);
所述工作臺(102)底部外壁四角均固定有固定墊(101),且固定墊(101)為錐形結構;所述工作臺(102)頂部外壁一端固定有L型板(109),且L型板(109)頂部內壁設置有電動橫軌(108);所述電動橫軌(108)底部外壁通過滑塊連接有橫板(107),且橫板(107)底部外壁設置有電動縱軌(106);所述液壓桿(103)頂部外壁兩端固定有限位塊(122),且限位塊(122)頂部外壁滑動連接有抽拉箱(121),抽拉箱(121)一端外壁固定有把手(123);
所述電動縱軌(106)底部外壁通過滑塊連接有轉動電機(105),且轉動電機(105)底部外壁轉動連接有轉桿(116),轉桿(116)底部外壁開有限位槽(119),且限位槽(119)為W型結構;所述限位槽(119)內部插接有限位桿(117),且限位桿(117)為W型結構,限位桿(117)底部外壁固定有圓形板,且圓形板底部外壁固定有鉆頭(120);所述轉桿(116)外壁通過螺紋連接有套筒(118),且套筒(118)的一端鉆頭(120)穿過;
所述清洗裝置(300)包括清洗筒(301)和網筒(307),所述清洗筒(30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兩個連接板(317),且兩個連接板(317)的外壁均等距離固定連接有復位彈簧(302),位于同一個連接板(317)上的多個復位彈簧(30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同一個承壓板(303),承壓板(303)通過鉸鏈連接于清洗筒(301)的內壁,所述網筒(307)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兩個撞擊板(313);
所述清洗筒(301)靠近底端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排液管(310),且排液管(310)的外壁通過法蘭連接有閥門(311);所述清洗筒(301)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兩個支撐板(309),且兩個支撐板(309)的頂部外壁均固定連接有氣缸(308),兩個氣缸(308)的頂部外壁固定連接有同一個頂板(304);所述頂板(304)的頂部外壁固定連接有電機(305),且電機(305)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轉軸(306);
所述轉軸(306)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兩個限位環(314),且網筒(307)插接于轉軸(306)的外壁,網筒(307)位于兩個限位環(314)之間;所述網筒(307)的底部內壁等距離固定連接有隔板(315),且隔板(315)的兩側外壁均等距離設有刷毛(316),隔板(315)的外表等距離開有過水孔(312);兩個所述承壓板(303)的外壁均等距離固定連接有半圓承壓桿(318)。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金屬配件加工系統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實現金屬配件的打孔、外表面打磨、清洗操作;
使用打孔時,將待打孔的金屬配件置于打孔裝置(100)中,先控制兩個電動伸縮桿(112)向兩側收縮,然后將需要打孔的金屬配件放置在兩個弧形板(113)中間,若金屬配件為圓形外壁,則通過電動伸縮桿(112)推動弧形板(113)對圓形外壁的配件進行擠壓固定,確保夾持穩固,若金屬配件為矩形外壁,則弧形板(113)上的直角槽(114)將金屬配件的矩形外壁卡牢,確保夾持穩固,然后控制轉動電機(105)開始工作,帶動鉆頭(120)轉動,此時控制液壓桿(103)伸張,使金屬配件與鉆頭(120)相接觸,使配件被鉆頭(120)打孔,打孔產生的碎屑通過槽口(115)漏下,當鉆頭(120)使用一段時間磨損較嚴重時,只需轉下固定在轉桿(116)上的套筒(118)即可直接將鉆頭(120)取下,方便快捷,轉桿(116)的限位槽(119)和限位桿(117)均為W型結構,確保轉桿(116)帶動鉆頭(120)轉動時兩者不會發生相對位移;完成打孔的金屬配件通過傳輸帶(400)傳輸至打磨裝置(200),由打磨裝置(200)進行外表打磨;
外表打磨操控如下:將金屬配件套在轉桿(216)外部,其一端插入固定套中,再將滑套(215)套上轉桿(216),擰動兩個旋鈕(212),使螺桿(213)向管件外壁方向移動,兩個按壓塊(217)夾緊管件,推桿電機(208)向下推出,使打磨件(211)接觸管件的外壁,電動機(205)帶動轉桿(216)轉動,使管件的外壁得到打磨,滑塊(207)沿電動滑軌(209)移動,對管件外壁的不同位置打磨處理,支撐座(202)支撐在管件的下方,使管件接受打磨的過程中可以保持穩定,滾珠(204)將管件與支撐座(202)之間的滑動摩檫轉換為滾動摩擦,降低二者之間的損耗;完成打磨的金屬配件通過傳輸帶(400)傳輸至清洗裝置(300),由清洗裝置(300)進行清洗操作;
清洗操控如下:進行金屬配件的清洗時,將金屬配件放入網筒(307)中,調節氣缸(308)帶動網筒(307)進入清洗筒(301)中,啟動電機(305),電機(305)帶動轉軸(306)上的網筒(307)旋轉,撞擊板(313)撞擊在承壓板(303)上,復位彈簧(302)受到擠壓,反彈力帶動承壓板(303)對撞擊板(313)上的網筒(307)進行反彈,使得網筒(307)反轉,網筒(307)與水體流動方向相反,兩者相撞的沖擊力帶動刷毛(316)對金屬配件進行清洗,反復多次,完成對金屬配件的清洗,清洗結束后,調節氣缸(308)帶動頂板(304)上升,從而帶動網筒(307)上升,對金屬配件進行收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50191.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