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體育鍛煉用鍛煉腰部力量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210648203.6 | 申請日: | 2022-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872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君孝;馬得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3/02 | 分類號: | A63B23/02;A63B21/055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謝歡 |
| 地址: | 400067***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育鍛煉 鍛煉 腰部 力量 裝置 | ||
本發(fā)明屬于體育鍛煉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體育鍛煉用鍛煉腰部力量裝置,包括座板、坐墊、第一壓板、第二壓板;腰部鍛煉組件,包括兩個豎桿、通槽;兩個所述豎桿的上端分別穿過兩個通槽后連接在第一壓板的下端、第二壓板的下端,兩個豎桿的下端分別水平設置有橫桿,橫桿的桿身與對應的豎桿連接,兩個橫桿分別與緊鄰的支撐腿之間設置多個第一彈性件,每一個所述第一彈性件的一端連接在橫桿上,每一個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在支撐腿上。本發(fā)明通過腰部鍛煉組件的設置,使鍛煉人員能夠模擬兩頭起仰臥起坐的反向動作,將傳統(tǒng)仰臥起坐集中在腰部的力通過背部分散到第一壓板上,減少腰部受力,避免長期鍛煉對腰椎造成傷害。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體育鍛煉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體育鍛煉用鍛煉腰部力量裝置。
背景技術
體育鍛煉是指人們根據身體需要進行自我選擇,運用各種體育手段,并結合自然力和衛(wèi)生措施,以發(fā)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jié)精神,豐富文化生活和支配余暇時間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并運用各種體育手段,結合自然力和衛(wèi)生措施,以發(fā)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娛樂身心為目的的身體活動過程。它是群眾性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對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培養(yǎng)健美體態(tài),提高機體工作能力,消除疲勞,調節(jié)情感,防治疾病,益壽延年都有重要作用。體育鍛煉有利于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的機能狀況,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而在體育鍛煉時,核心力量的訓練必不可少,核心力量,其實就是腰部力量,因為腰部靠近我們身體中心的位置,所以被稱為核心。
目前,傳統(tǒng)訓練腰部通常會采用仰臥板等鍛煉器材進行仰臥起坐,但進行仰臥起坐鍛煉時,會反復擠壓椎體內部的椎間盤,使椎間盤的內部壓力增高,長此以往,會對腰椎造成傷害,很容易導致椎間盤突出。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育鍛煉用鍛煉腰部力量裝置,以解決傳統(tǒng)仰臥起坐鍛煉時,會反復擠壓椎體內部的椎間盤,使椎間盤的內部壓力增高,長此以往,會對腰椎造成傷害,很容易導致椎間盤突出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一種體育鍛煉用鍛煉腰部力量裝置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體育鍛煉用鍛煉腰部力量裝置,包括座板,還包括:
坐墊,設置在座板上部表面;
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設置在座板上部表面,分別位于坐墊兩側的位置,傾斜設置與座板形成夾角,下端靠近坐墊且與座板上部表面轉動連接;
腰部鍛煉組件,包括兩個豎桿,兩個所述豎桿豎直設置在座板的下部,所述座板上靠近第一壓板下端的位置與第二壓板下端部位置分別設置有通槽,兩個所述豎桿的上端分別穿過兩個通槽后連接在第一壓板的下端、第二壓板的下端,兩個豎桿的下端分別水平設置有橫桿,橫桿的桿身與對應的豎桿連接,兩個橫桿分別與緊鄰的支撐腿之間設置多個第一彈性件,每一個所述第一彈性件的一端連接在橫桿上,每一個所述第一彈性件的另一端連接在支撐腿上。
本發(fā)明的特點還在于:
其中第二壓板上端豎直設置有踏板,踏板的下端與第二壓板的上端連接。
其中每一個通槽為梯形結構。
其中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的兩側設置有同步組件,同步組件包括兩個第一伸縮桿,兩個第一伸縮桿分別設置在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的兩側,每一個第一伸縮桿的一端通過轉軸連接在第一壓板的側面,每一個第一伸縮桿的另一端通過轉軸連接在第二壓板的側面。
其中每一個第一伸縮桿的上部設置有扶手。
其中座板與第一壓板之間、第二壓板之間分別設置有阻尼組件,阻尼組件用于減緩第一壓板與第二壓板上下轉動時的速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第二師范學院,未經重慶第二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482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