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流用玻璃纖維織物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38743.6 | 申請日: | 2022-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218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陽;張健侃;潘春紅;余萬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恒石纖維基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15/267 | 分類號: | D03D15/267;D03D13/00;D03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華博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韓閃閃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流 玻璃纖維 織物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導流用玻璃纖維織物,應用于風力葉片碳材料層間的導流,導流用玻璃纖維織物由交替鋪設的第一單向布和第二單向布通過第一紗線編織在一起,其中第一單向布包括第一緯紗,第二單向布包括第二緯紗,第一緯紗和第二緯紗的鋪設方向不同并交叉形成導流通道。本申請的導流用玻璃纖維織物,增加了織物空間厚度,保證了織物結構穩定性,同時加快了樹脂浸潤速度,提升了風力葉片制造效率,降低了大葉片碳梁灌注的質量風險。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玻璃纖維制品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導流用玻璃纖維織物。
背景技術
隨著風力葉片長度向大葉型、輕量化方向發展,風力葉片長度的不斷增加,對于制作風力葉片的材料的性能方面的要求也更高,目前常用于制作風力葉片的材料難以滿足其發展需求。碳纖維具有良好的耐摩擦性、剛度以及質輕的特點,適用于制作風力葉片。
然而,將碳纖維復合材料應用于風力葉片存在諸多挑戰,其中最突出是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樹脂灌注問題,碳纖維的紗線單絲直徑小,一般僅只有7μm,玻璃纖維的單絲直徑則有17μm,樹脂在浸潤過程中與碳纖維接觸面積更小,導致碳纖維更難灌注。隨著風力葉片越來越大,葉片灌注時間越來越長,一旦樹脂流動速度不夠,致使碳纖維未充分浸潤,將會導致整個風力葉片報廢,造成嚴重損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導流用玻璃纖維織物。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導流用玻璃纖維織物,應用于風力葉片碳材料層間的導流,所述玻璃纖維織物包括交替鋪設的第一單向布和第二單向布,所述第一單向布包括第一緯紗,所述第二單向布包括第二緯紗,所述第一緯紗和所述第二緯紗的鋪設方向不同,所述第一單向布和所述第二單向布通過第一紗線編織在一起,所述第一緯紗和所述第二緯紗交叉形成導流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單向布由第一經紗和所述第一緯紗編織而成,所述第一緯紗沿第一方向平行鋪設,所述第一經紗和所述第一緯紗垂直交叉,所述第一經紗和所述第一緯紗通過第二紗線編織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一緯紗在所述第一單向布中的重量百分比為75%以上。
其中,所述第二單向布由第二經紗和所述第二緯紗編織而成,所述第二緯紗沿第二方向平行鋪設,所述第二經紗和所述第二緯紗垂直交叉,所述第二經紗和所述第二緯紗通過第三紗線編織在一起。
其中,所述第二緯紗在所述第二單向布中的重量百分比為75%以上。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其中,以所述玻璃纖維織物的經向方向為0°方向,所述第一方向為+45°方向,所述第二方向為-45°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單向布沿所述第一方向鋪設,所述第二單向布沿所述第二方向鋪設。
其中,所述第一單向布的單位面積質量為400g/m2~500g/m2,所述第二單向布的單位面積質量為400g/m2~500g/m2;
所述玻璃纖維織物的單位面積質量為850g/m2~1100g/m2。
其中,所述第一紗線為滌綸絲,所述第一紗線的單位面積質量為15g/m2~25g/m2,所述第一紗線編織密度為5sti/inch~10sti/inch。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請的玻璃纖維織物由交替鋪設的第一單向布和第二單向布通過第一紗線編織在一起,其中,第一單向布中的第一緯紗和第二單向布中的第二緯紗交叉形成導流通道,增加了織物空間厚度,保證了織物結構穩定性,同時加快了樹脂浸潤速度,提升了風力葉片制造效率,降低了大葉片碳梁灌注的質量風險。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恒石纖維基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恒石纖維基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3874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