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34597.X | 申請日: | 2022-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9046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唐量;陳文倩;王佳俊;吳秋雨;吳明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G23/047 | 分類號: | C01G23/047;B01J23/72;B01J23/745;B01J23/75;B01J23/755;B01J23/06;B01J23/8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周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439 | 代理人: | 葉舒鴻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過渡 金屬 摻雜 具有 固定 形態 氧化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先取Ti基MOF為前驅體,將所述Ti基MOF浸入過渡金屬鹽溶液中并超聲處理1-2h,使得所述過渡金屬鹽溶液的金屬離子進入所述Ti基MOF的MIL-125孔道內,形成懸濁液,所述金屬鹽溶液為Fe(NO3)3、Co(NO3)2、Ni(NO3)2、Cu(NO3)2或Zn(NO3)2的一種或多種;
(2)將上述所得的所述懸濁液置于真空烘箱中進行真空干燥處理,得到固體樣品,所述固體樣品先經甲醇洗滌,然后經過離心處理,得到沉淀物;
(3)取所述沉淀物進行室溫干燥,將干燥后的沉淀物進行煅燒處理,最后得到過渡金屬摻雜的二氧化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鹽溶液的濃度為0.1-0.2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懸濁液置于真空烘箱中進行真空干燥處理的溫度控制在75-90℃,干燥處理的時間控制在2.5-3.5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固體樣品先經甲醇洗滌的次數控制在3-5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3)中,所述干燥后的沉淀物進行煅燒處理放置在馬弗爐中進行,煅燒處理的溫度控制為450-500℃,煅燒處理的時間控制在2.5-3.5h,所述馬弗爐以2℃/min的速度升溫至450-5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1)中,所述前驅體Ti基MOF的制作方法為:將鈦酸異丙酯,對苯二甲酸和二甲基甲酰置于特氟龍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并在烘箱中以150℃水熱反應24h,分別用二甲基甲酰和乙醇洗滌3次,最后以150℃真空干燥3h,得到過渡金屬離子摻雜的二氧化鈦的前驅體Ti基MOF。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鈦酸異丙酯,對苯二甲酸和二甲基甲酰采用的溶劑為無水甲醇。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鈦酸異丙酯與對苯二甲酸的摩爾比為1:3.5。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鈦的固定形態為前驅體Ti基MOF的固定形態。
10.過渡金屬摻雜的具有固定形態的二氧化鈦在電催化性能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3459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熔接機構
- 下一篇:一種具有香味的形狀記憶復合發泡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