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33464.0 | 申請日: | 2022-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571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杜建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建華 |
| 主分類號: | F16D69/02 | 分類號: | F16D69/02;B32B9/00;B32B9/04;B32B15/02;B32B15/04;B32B15/14;B32B3/14;B32B3/22;B32B33/00;B32B37/06;B32B37/10;B32B38/08;B32B3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下創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6044 | 代理人: | 任崇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碳纖維 增強 摩擦 結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層、連接層和支撐板,所述連接層連接于摩擦層與支撐板之間;
所述摩擦層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所述摩擦層的經紗和緯紗中至少一種為碳纖維,且所述摩擦層經過了浸漬樹脂、樹脂碳化和碳沉積處理;
所述連接層由經紗和緯紗編織而成,所述連接層的經紗和緯紗中至少一種為金屬纖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層的編織方式為淺交直聯、淺交彎聯或深交聯,所述連接層的編織方式為淺交直聯、淺交彎聯或深交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纖維為銅纖維、鋼纖維、鋁纖維、鈦纖維、鎳纖維、銀纖維中的一種或多種的合金纖維,所述金屬纖維的直徑為0.001-5.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層和所述連接層均為多層;
位于最外層的摩擦層的經紗和緯紗均為碳纖維,與所述支撐板相接的連接層的經紗和緯紗中至少一種為金屬纖維。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層和所述連接層相接處的經紗與緯紗相互編織,所述連接層中的金屬纖維與所述支撐板燒結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上設有金屬鍍層,所述金屬鍍層的材料與所述連接層的金屬纖維具有互溶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鍍層為鍍銅層、鍍鎳層或鍍銅鍍鎳層。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板為圓環形,所述摩擦層和所述連接層構成多個弧形的摩擦片,相鄰的所述摩擦片之間形成有油槽。
9.一種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片結構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三維編織技術編織形成碳纖維編織預制體;
對所述碳纖維編織預制體進行樹脂浸漬、樹脂碳化和沉積碳工藝,形成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材料;所述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材料包括摩擦層和連接層,所述摩擦層的經紗和緯紗中至少一種為碳纖維,所述連接層的經紗和緯紗中至少一種為金屬纖維;
通過壓制燒結工藝,將所述連接層中的金屬纖維與支撐板燒結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所述碳纖維編織預制體進行樹脂浸漬、樹脂碳化和沉積碳工藝,形成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材料的步驟,包括:
在真空環境中,利用樹脂傳遞模塑裝置對所述碳纖維編織預制體進行樹脂浸漬處理;
樹脂浸漬完成后進行熱壓固化成型,成型壓力1-20MPa,成型溫度100-300℃,成型工藝時長5-50h,形成樹脂基體;
通過高溫樹脂碳化處理,使樹脂基體生成碳基體,碳化處理溫度600-2500℃,處理工藝時長5-120h;
利用化學氣相沉積工藝,對碳基體進行碳沉積處理,形成碳纖維增強碳基摩擦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建華,未經杜建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334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活塞結構及具有其的汽車
- 下一篇:一種釣魚褲無縫縫合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