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08233.4 | 申請日: | 202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484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危衛;李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5 | 分類號: | G06F16/25;G06F16/27;G06Q10/10;G06Q50/26;H04L9/40;H04L67/104;H04L67/1095;H04L67/1097;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黃君軍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區塊 技術 海事 信用 監管 系統 | ||
1.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數據庫,設置于所述海事信用監管系統的整體架構中的最底層,所述數據庫用于保存所述海事信用監管系統的信息數據,并將需要上鏈的內容進行整合分類,標碼存儲并添加時間戳;
數據傳輸層,設置于所述數據庫之上,所述數據傳輸層用于驗證節點的身份權限,通過P2P網絡傳輸及分布式存儲技術使海事信用信息在各個節點上同步更新;
服務層,設置于所述數據傳輸層之上,所述服務層用于將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進行處理和匯總,并對經過合約層權限判定完成的信用區塊進行加密處理;
合約層,設置于所述服務層之上,所述合約層設定所述海事信用信息的傳輸規則,并對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進行業務邏輯的編輯與處理;
應用層,設置于所述合約層之上,所述應用層用于接入不同類型的所述海事信用信息,以及向外部輸出所述海事信用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庫包括:
注冊模塊,用于收集海事系統內部人員的個人信息數據,并將所述個人信息數據打包成信息區塊進行儲存并進行加密生成密鑰,將所述密鑰通過P2P網絡傳輸技術傳輸到區塊鏈上的各個節點,以完成注冊;
星際文件系統,根據所述海事信用信息的內容地址生成哈希值,所述哈希值用于提取所述海事信用信息;
智能合約模塊,對所述海事信用信息的上傳權限、刪除權限、修改權限設立規則合約;
數據匯總模塊,依托時間戳和聯盟鏈共識機制對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進行收集整合與匯總,并確保所述海事信用信息的數據完整性;
權限管理模塊,對所述海事信用信息的不同等級進行權限賦予;
信用數據檢索模塊,用于根據信用客體名稱或者地區信息對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進行檢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事信用信息包括:紅黑名單信用數據、信用承諾數據、信用獎懲數據、行政管理記錄、違規處理記錄、信用修復數據和信用報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匯總模塊包括:信用數據采集子模塊、信用數據加密子模塊和信用數據整合子模塊;
所述信用數據采集子模塊用于把各個節點輸入的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通過API端口上傳到聯盟鏈中,共識機制與智能合約模塊分別對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隸屬權限等級進行判定;
所述信用數據加密子模塊運用不對稱加密的算法對經過權限判定的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進行加密;
信用數據整合子模塊用于對所述海事信用信息進行分類處理,按照涉及的信用信息類型和隸屬權限等級進行儲存生成數據標碼。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權限管理模塊將所述海事信用信息分為海事系統內部共享等級、行業聯盟單位共享等級和信用信息公開等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務層包括:
數據上鏈模塊、數據查詢模塊、歷史查詢模塊、信用日志模塊和信息安全模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約層包括:
合約調用模塊、合約設置模塊、共享算法模塊、合約升級模塊、合約接口模塊和合約日志模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海事信用監管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應用層包括:
海事系統內部門戶、行業聯盟共享單位門戶和社會公眾門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08233.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