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閱片儀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607754.8 | 申請日: | 2022-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356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林沖;盧江濤;楊旭泉;閆紅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瑞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5/00 | 分類號: | G01N35/00;G01N35/02;G01N35/04;G01N35/10;G01N21/84;B65G47/82;B65G47/2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何姣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閱片儀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閱片儀,包括第一進樣機構、第二進樣機構、玻片框翻轉機構、玻片輸送機構和鏡檢機構,第一進樣機構用于進給第一玻片框,第二進樣機構用于進給第二玻片框,玻片框翻轉機構用于接收第一進樣機構進樣的第一玻片框或第二進樣機構進樣的第二玻片框,并將第一玻片框或第二玻片框進行翻轉,玻片輸送機構用于將翻轉后的第一種玻片從第一玻片框或第二種玻片從第二玻片框輸送至鏡檢位,鏡檢機構用于對位于鏡檢位的第一種玻片或第二種玻片進行鏡檢,本發明提出的閱片儀能夠兼容第一種玻片和第二種玻片兩種玻片的進樣,且第一進樣機構與第二進樣機構可以共用玻片框翻轉機構、玻片輸送機構和鏡檢機構,檢測效率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閱片儀。
背景技術
鏡檢是顯微鏡檢查的簡稱,是將待檢標本取樣、制片后的玻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分析和判斷。其中人體排泄物、分泌物、脫落細胞或人體組織、動物組織、甚至植物細胞等都可以作為鏡檢對象,常用范圍為協助診斷疾病。
目前,人工鏡檢需要手動將帶有細胞樣本的玻片置于顯微鏡的載物臺上,然后人工讀取樣本信息,鏡檢完成后手動收集玻片,檢測效率低。閱片儀是一種進行自動化進行上料和鏡檢的設備,閱片儀的鏡檢是通過顯微鏡拍照玻片上樣本圖像,經過系統分析和判斷得到檢測結果。
但是現有的閱片儀的進樣方式單一,影響樣本的檢測效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閱片儀。
本發明提出一種閱片儀,包括:
第一進樣機構,用于進給用于容置第一種玻片的第一玻片框;
第二進樣機構,用于進給用于容置第二種玻片的第二玻片框;
玻片框翻轉機構,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進樣機構進樣的所述第一玻片框或所述第二進樣機構進樣的所述第二玻片框,并將所述第一玻片框或所述第二玻片框進行翻轉;
玻片輸送機構,用于將翻轉后的所述第一種玻片從所述第一玻片框或所述第二種玻片從所述第二玻片框輸送至鏡檢位;
鏡檢機構,所述鏡檢機構用于對位于所述鏡檢位的所述第一種玻片或所述第二種玻片進行鏡檢。
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提出的閱片儀,通過第一進樣機構和第二進樣機構的設置能夠兼容第一種玻片和第二種玻片兩種玻片的進樣,且第一進樣機構與第二進樣機構可以共用玻片框翻轉機構、玻片輸送機構和鏡檢機構,檢測效率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如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提出的閱片儀的急診艙門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提出的閱片儀的急診艙門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提出的閱片儀隱藏部分外殼時的第一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提出的閱片儀隱藏部分外殼時的第二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提出的閱片儀隱藏部分外殼時的第三視角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提出的第一種玻片的進樣與出樣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結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提出的第一轉移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提出的推送撥爪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瑞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瑞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6077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