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滾輪軸承件的鍛造工藝及其鍛造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95831.2 | 申請日: | 2022-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88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徐靜皋;高劍;徐龔秋;劉軍;倪云峰;黃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東吳鍛焊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K1/04 | 分類號: | B21K1/04;B21J9/12;B21J13/10;B21J13/14;B21K27/00;B21K27/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漢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422 | 代理人: | 陳松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滾輪 軸承 鍛造 工藝 及其 裝置 | ||
1.一種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用于將熱處理后的坯料鍛壓成型為軸承套圈的內圈或外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從前向后依次設置的進料輥組(1)、鍛壓組件(2)和出料輥組(6),進料輥組(1)和出料輥組(6)之間還設有移動控制組件(3),移動控制組件包括可升降且可前后往復運動的活動架(31),活動架上安裝有多個等距分布且可松開或夾緊的夾爪(32);鍛壓組件(2)包括固定設置的機架(21),機架上安裝有多個液壓缸(22),各液壓缸之間的間距與各夾爪之間的間距相同,夾爪(32)的數量至少比液壓缸的數量多一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各液壓缸(22)的底部均設有使坯料形成環狀結構的壓頭(221),且各壓頭的直徑根據其所對應的液壓缸的位置按由前向后的順序逐漸增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鍛壓組件(2)和出料輥組(6)之間設有磨削組件(5),磨削組件包括承載鍛壓后坯料的承載座(51)、用于移動坯料的磨削移動機構(52)和對坯料進行后處理的磨削機構,磨削移動機構包括機械爪(521)、軸套(522)和滑軌(523),軸套與承載座的承載平面平行設置,機械爪插設在軸套中且可繞軸套的中軸線轉動,軸套通過一連接桿與滑軌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載座(51)的承載平面上垂直設有一根限位桿(511),限位桿的直徑與坯料的內徑相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機構包括位于承載座側面的水平磨削組(53)和位于承載座上方的垂直磨削組(54), 水平磨削組包括與限位桿(511)垂直設置的第一磨削刀(531),垂直磨削組包括與限位桿平行設置的第二磨削刀(541)。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鍛壓組件(2)和磨削組件(5)之間還設有過渡輥組(4),坯料通過移動控制組件從鍛壓組件中運動至過渡輥組,并在磨削移動機構的控制下運動至磨削機構中。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渡輥組(4)運輸方向的兩側均設有側擋板(41),側擋板的高度小于鍛壓成型后坯料的高度,兩塊側擋板之間的間距與鍛壓成型后坯料的直徑相適配。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輥組(1)的后端設有防止坯料滑脫的擋塊(11),擋塊的高度小于坯料的高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21)上還固定有多個用于鍛壓時承載坯料的工作臺(23),工作臺的位置及數量與液壓缸(22)相適配。
10.一種應用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滾輪軸承件的鍛造裝置的滾輪軸承件鍛造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鍛前處理:將長條狀的空心管料或實心棒料截斷為若干段長度相等坯料,并加熱至1000-1500℃以使坯料軟化;
S2,初步鍛壓:將加熱后的坯料置于進料輥組上運動至指定位置,移動控制組件中最前端的夾爪抓取坯料并將坯料移動至最前端的液壓缸下方進行初步鍛壓,初步鍛壓后的坯料高度為所需套圈高度的1.5-3倍;
S3,重復鍛壓:移動控制組件在移動完一塊坯料之后復位,在初步鍛壓完成后,位于最前端夾爪后一位的夾爪夾持初步鍛壓后的坯料,并將其移動至后一位的液壓缸下方,根據液壓缸的數量進行二次或多次的重復鍛壓,使坯料完成鍛壓成型;
S4,坯料輸出:在坯料完成鍛壓成型后,最前端的夾爪夾持新的坯料進入鍛壓組件,同時最后端的夾爪抓取鍛壓完成后的坯料,使其移動至過渡輥組中輸出并進行初步定位;
S5,磨削后處理:磨削移動機構抓取過渡輥組上的坯料并移動至承載座上的限位桿處,使坯料套設于限位桿上,之后利用水平磨削組和垂直磨削組對坯料的側面及上表面,磨削完成后磨削移動機構控制坯料翻轉后再次磨削對原下表面進行磨削處理;
S6:軸承件輸出:磨削移動機構抓取完成后處理的軸承件,并將其放置于出料輥組上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東吳鍛焊廠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東吳鍛焊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9583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