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后置旋耕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94292.0 | 申請日: | 2022-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16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明;但春杰;朱青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錢江集團溫嶺正峰動力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B33/02 | 分類號: | A01B33/02;A01B33/0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柏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451 | 代理人: | 章以臣 |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城***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后置 旋耕機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后置旋耕機,屬于旋耕機技術領域。它解決了現有的旋耕機兩頭重力不匹配導致旋耕機的使用便利性較差和耕地效率低的問題。本后置旋耕機,包括底盤和設置在底盤上發動機總成、行走輪和耕刀組件,在主齒輪箱的后側箱體上固連有后支撐軸管,后支撐軸管的外端連接有后齒輪箱,耕刀組件通過耕刀軸連接在后齒輪箱上,在主齒輪箱的前側箱體上固連有與底梁支架連接的前支撐軸管,前支撐軸管與后支撐軸管形成杠桿結構,發動機總成內的飛輪和底盤前端均具有用于平衡耕刀組件重力的配重結構。本結構采用在發動機總成內的飛輪和底盤前端上均設置用于平衡耕刀組件重力的配重結構,旋耕機頭部和尾部的重量達到平衡,使用更加的省力和便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旋耕機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后置旋耕機。
背景技術
旋耕機是與拖拉機配套完成耕、耙作業的耕耘機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強、耕后地平坦等特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又能夠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種機作業,為后期播種提供良好種床。
例如中國專利網公開了一種全齒多功能柴油旋耕機【授權公告號:CN211831735U】,包括底盤,底盤的頂部安裝有柴油機,第一傳動軸、第二傳動軸和第三傳動軸位于同一條軸線上并且依次傳動連接,輪軸安裝在底盤上,輪軸上套設有行走輪,柴油機的輸出軸通過齒輪組與輪軸傳動連接,輪軸通過齒輪組與第一傳動軸傳動連接,第三傳動軸通過齒輪組與耕刀連接軸傳動連接,耕刀連接軸套設有耕刀,柴油機啟動后,柴油機的輸出軸輸出動力,并通過齒輪傳動機構帶動輪軸和耕刀連接軸轉動,使得旋耕機前進的同時又進行耕地。
上述一種全齒多功能柴油旋耕機中,柴油機和耕刀組分別位于輪軸的前后側,柴油機非常靠近輪軸設置,耕刀組則是遠離輪軸設置,使得旋耕機的前后重量極不匹配,當柴油機側較重時,耕刀組就具有向上翹起的趨勢,旋耕機在使用過程中,用戶需要將耕刀組的一端下壓,使用起來十分的費力和不便,嚴重影響耕地效率;而當耕刀組側較重時,旋耕機在使用過程中,耕刀組插入到土里的深度較深,也會造成使用起來十分的費力和不便,降低耕刀的轉動速率,進而降低耕地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后置旋耕機,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解決旋耕機兩頭重力不匹配導致旋耕機的使用便利性較差和耕地效率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后置旋耕機,包括底盤和設置在底盤上發動機總成、行走輪和耕刀組件,發動機總成通過傳動軸分別驅動行走輪和耕刀組件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盤包括底梁支架,所述的底梁支架下表面固定有主齒輪箱,所述的行走輪通過輪軸連接在主齒輪箱上,以主齒輪箱為中心,在主齒輪箱的后側箱體上固連有后支撐軸管,所述的后支撐軸管的外端連接有后齒輪箱,所述耕刀組件通過耕刀軸連接在后齒輪箱上,在主齒輪箱的前側箱體上固連有與底梁支架連接的前支撐軸管,前支撐軸管與后支撐軸管形成杠桿結構,所述發動機總成內的飛輪和底盤前端均具有用于平衡耕刀組件重力的配重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錢江集團溫嶺正峰動力有限公司,未經錢江集團溫嶺正峰動力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942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故障提取方法、裝置、系統、車輛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電動絞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