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94117.1 | 申請日: | 2022-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760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龔榮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雅順萊紡織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26/38 | 分類號: | B23K26/38;B23K26/402;B23K26/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紡織 智能 新材料 裝置 | ||
1.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斷切裝置使用的系統為智能切斷系統,所述智能切斷系統包括檢測模塊、切斷模塊、冷卻模塊、送料模塊、警示模塊,所述檢測模塊與冷卻模塊電連接,所述送料模塊與冷卻模塊電連接;
所述檢測模塊的作用在于檢測各種影響參數,所述切斷模塊的作用在于切斷紡織布,所述冷卻模塊的作用在于冷卻紡織布,所述送料模塊的作用在于運送紡織布,所述警示模塊的作用在于提醒工作人員裝置內部的運行狀態出現了問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模塊包括延展性檢測單元、濕度檢測單元、數值輸入模塊,所述切斷模塊包括激光切斷單元、密封單元;
所述延展性檢測單元的作用在于檢測紡織布的延展性,進而判斷其內部紡織絲的疏密程度,所述濕度檢測單元的作用在于檢測外界環境的濕度,所述數值輸入模塊的作用在于輸入紡織布的材料參數等,所述激光切斷單元的作用在于切斷紡織布,所述密封單元的作用在于在進出紡織布的過程中保證裝置的密封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模塊包括氦氣冷卻單元、抽吸單元、氦氣濃度檢測單元,所述送料模塊包括走料單元、厚度檢測模塊,所述延展性檢測單元與氦氣冷卻單元電連接,所述濕度檢測單元與氦氣冷卻單元電連接,所述數值輸入模塊與氦氣冷卻單元電連接,所述厚度檢測模塊與氦氣冷卻單元電連接,所述氦氣濃度檢測單元與警示模塊電連接;
所述氦氣冷卻單元的作用在于排入低溫氦氣使紡織布降溫,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紡織布切斷部位發黃,所述抽吸單元的作用在于排氣,避免裝置內部出現過壓情況,所述氦氣濃度檢測單元的作用在于檢測裝置內部氦氣的濃度,所述走料單元的作用在于運送紡織布,所述厚度檢測模塊用于檢測紡織布的厚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走料單元包括傳送帶(1),所述傳送帶(1)的一側設置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的下方設置有固定底座(9),所述固定架(10)的前段兩側固定安裝有第一固定盤(3),所述固定架(10)的中間兩側固定安裝有第二固定盤(8),所述固定架(10)的兩側設置有走料電機(2),所述走料電機(2)的一端設置有走料輥,所述走料輥與傳送帶(1)相接觸。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性檢測單元包括延展架(5),所述延展架(5)的上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液壓源(13),所述延展架(5)的下側固定安裝有一組液壓缸(14),所述液壓缸(14)的內側滑動連接有活塞桿(15),所述活塞桿(15)的一端固定安裝有壓力傳感器(16),所述延展架(5)的下端位于液壓缸(14)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延展固定座(4),所述延展固定座(4)固定安裝在第一固定盤(3)上,所述第一液壓源(13)與液壓缸(14)為管道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切斷單元包括激光切斷殼(21),所述激光切斷殼(21)的上端固定安裝有上端蓋(6),所述上端蓋(6)的上端固定安裝有布料激光切割機(7),所述上端蓋(6)的一側設置有激光固定座(17),所述激光固定座(17)固定安裝在第二固定盤(8)的上端。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紡織用智能紡織新材料斷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氦氣冷卻單元包括氦氣源(19),所述氦氣源(19)固定安裝在激光切斷殼(21)的一側,所述抽吸單元包括抽吸泵(20),所述抽吸泵(20)固定安裝在激光切斷殼(21)的一側,所述厚度檢測模塊包括掃描板(11),所述掃描板(11)固定安裝在固定架(10)的前段左側,所述固定架(10)的右側設置有接收板(1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雅順萊紡織有限公司,未經南通雅順萊紡織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9411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