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AR眼鏡視覺亮度補償方法、電子設備及AR眼鏡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89734.2 | 申請日: | 2022-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757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2 |
| 發明(設計)人: | 馬寶真;蔡煒;王鉑;張朝志;鄭喜鳳 | 申請(專利權)人: | 季華實驗室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黃家豪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ar 眼鏡 視覺 亮度 補償 方法 電子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AR眼鏡視覺亮度補償方法、電子設備及AR眼鏡,屬于AR眼鏡領域,方法步驟包括:獲取AR眼鏡左側環境亮度和右側環境亮度;獲取AR眼鏡左側顯示亮度與右側顯示亮度;根據左側環境亮度和右側環境亮度計算顯示亮度調整量;按顯示亮度調整量調高或調低左側顯示亮度與右側顯示亮度中的其中一個,該補償方法能使AR眼鏡在光源不均勻的環境中正常使用,針對人的兩只眼能分別對環境亮度作適應性調整的特點,根據AR眼鏡左右兩側環境光亮度的差異,調節AR眼鏡左右兩個鏡片中的一個的亮度,避免人眼認為其中一側圖像太亮或太暗,避免使用者出現眩暈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AR眼鏡視覺亮度補償方法、電子設備及AR眼鏡,屬于AR眼鏡領域。
背景技術
雙眼視覺設備是目前顯示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雙眼視覺設備可應用于多種場景,如學習、游戲、模擬駕駛、檢修等。其中,AR眼鏡設備,也稱現實增強眼鏡,使用者穿戴后既能看到面前真實的場景,也能看到由AR眼鏡投射的虛擬影像。由于AR眼鏡需要看到真實的場景,因此AR眼鏡對環境適應能力的要求要比不能看到真實場景的VR眼鏡(虛擬現實眼鏡)高得多。
現有技術中的AR眼鏡往往忽略了一個問題,在一些使用場景中,環境光的光源并不是均勻的,但現有技術中的AR眼鏡為雙眼提供的畫面的亮度總是相同。人眼能夠根據環境光強度自動適應環境亮度,負責感受色彩的視錐細胞分布在視網膜中央凹處,負責在低亮度下識別的視桿細胞分布在視網膜周邊區域,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瞳孔縮小,一方面自動減少進入視網膜的光,一方面主要讓視錐細胞工作;在黑暗環境下,通孔放大,一方面自動增加進入視網膜的光,一方面主要讓視桿細胞工作,且人的兩只眼能夠分別作這樣的適應性調節。在一側亮,另一側暗的環境中,雙眼已針對環境作了適應性調整,但AR眼鏡提供的畫面亮度仍是兩只眼相同,使得其中一只眼認為圖像太亮或太暗,令使用者出現眩暈感。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AR眼鏡視覺亮度補償方法、電子設備及AR眼鏡,能夠根據使用者所處環境的光線分布,調整AR眼鏡雙眼畫面的亮度,以適應人眼的視覺感受。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AR眼鏡視覺亮度補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獲取AR眼鏡左側顯示亮度與右側顯示亮度;
獲取所述AR眼鏡左側環境亮度和右側環境亮度;
根據所述左側環境亮度和所述右側環境亮度計算顯示亮度調整量;
按所述顯示亮度調整量調高或調低所述左側顯示亮度與所述右側顯示亮度中的其中一個。
本申請提供的AR眼鏡視覺亮度補償方法能夠根據AR眼鏡左右兩側的環境光亮度差異對左右顯示亮度中的一者進行亮度補償,避免使用者出現眩暈感。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左側環境亮度和所述右側環境亮度計算顯示亮度調整量的步驟包括:
根據所述左側環境亮度計算左側感受值,根據所述右側環境亮度計算右側感受值,計算所述左側感受值和所述右側感受值之間的第二差值,根據所述第二差值計算所述顯示亮度調整量。
德國生理學家E.H.韋伯發現,感覺的差別閾限隨原來刺激量的變化而變化,而且表現為一定的規律性,感覺量的增加落后于物理量的增加,在此基礎上費希納定律表明,物理量成幾何級數增長,心理量成算術級數增長,先將作為物理量的環境亮度轉化為能夠成為心理量的感受值,然后再利用感受值的差異計算顯示亮度調整量,能夠適應人眼面對亮度變化時的感覺差異,比起直接根據環境亮度差異調整左右顯示亮度,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使使用者的觀感更加舒適,避免出現眩暈感。
可選地,所述根據所述左側環境亮度和所述右側環境亮度計算顯示亮度調整量的步驟之前還包括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季華實驗室,未經季華實驗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8973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