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促進棗樹成枝力的修剪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88642.2 | 申請日: | 2022-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396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3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國;田春嬌;劉平;王玖瑞;劉孟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3/0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圓嘉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崔玥 |
| 地址: | 071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促進 棗樹 成枝力 修剪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促進棗樹成枝力的修剪方法,屬于果樹栽培技術領域。本發明修剪方法包括兩股短截和環割;所述兩股短截包括:選取所要促萌的主枝或二次枝,從基部起留有兩個棗股,剪去第二個棗股上方的枝干,保留兩個棗股;所述環割包括:在兩股短截的主枝或二次枝基部所在主干上方環割一圈。本發明通過兩股短截加環割的方式處理棗樹植株,較普通單一環割的方式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增加萌芽率,提高成枝力;可以在減少弱枝的存在,優化樹形,簡化管理;經過一至兩年栽培可以使樹體受光均勻、充分,提高果品質量的一致性,更利于標準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果樹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促進棗樹成枝力的修剪方法。
背景技術
棗是中國原產和極具國際競爭優勢的特色果樹。自20世紀80年代起,與主栽品種配套的豐產栽培技術就開始研發和推廣。當前,中國棗產業正處于由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期。隨著棗產業轉型,省力安全優質高效的輕簡化栽培技術將正逐漸取代舊有栽培技術體系。選用良種,采用合理樹形,實現輕簡化管理,是棗樹省力高效栽培的重要內容。
在棗樹栽培中,通常在幼樹整形階段,利用短截培養骨干枝、少疏枝;后期采用環割的方式促進棗頭萌發來削弱成枝力弱給棗樹帶來的影響。但不同品種因生長特性不同,與之配套的整形修剪技術也可能有差異。如棗樹品種‘月光’,屬于早熟鮮食品種,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隨‘月光’植株不斷生長,其展現出成枝力弱、干性強的特征,甚至主枝出現不整齊現象。前述通常采用的前后配合的整形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棗頭萌發,但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培養多個骨干枝。而‘月光’因成枝力弱,在生長過程中會出現健壯主枝無法萌生二次枝或二次枝上無法再萌芽,骨干枝弱化無結果枝,從而造成整個枝體徒長,消耗營養,無結果現象。因此,需要通過更加有效的整形修剪方法促進‘月光’等成枝力弱品種棗樹萌發新的棗頭枝,實現更新復壯,提高產量,更高效的利用樹體所產生的營養,并形成合理樹形,便于省力化管理。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促進棗樹成枝力的修剪方法,促進不定芽萌發,形成棗頭枝,改善樹形,提升產量。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促進棗樹成枝力的修剪方法,包括兩股短截和環割;
所述兩股短截包括:選取所要促萌的主枝或二次枝,從基部起留有兩個棗股,剪去第二個棗股上方的枝干,保留兩個棗股;
所述環割包括:在兩股短截的主枝或二次枝基部所在主干上方環割一圈。
優選的是,所述棗樹為成枝力弱,生長過程中出現健壯主枝無法萌生二次枝或二次枝上無法再萌芽,骨干枝弱化無結果枝的棗樹。
更優選的是,所述棗樹為3-5年生幼樹。
優選的是,所述兩股短截在棗樹春季解除休眠且未萌發之前進行。
優選的是,所述剪去枝干為第二個棗股上方1cm以上的枝干。
優選的是,所述環割部位為兩股短截的主枝或二次枝基部所在主干上方1-2cm處。
優選的是,所述環割深度為到達木質部。
優選的是,所述修剪還包括待萌發新生棗頭枝,摘心,翌年進行拉枝整形修剪培養成新的主枝。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促進棗樹成枝力的修剪方法,通過兩股短截加環割的方式處理棗樹植株較普通單一環割的方式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增加萌芽率,提高成枝力。
通過對成枝力弱棗樹植株進行兩股短截加環割處理,可以減少弱枝的存在,優化樹形,簡化管理。
通過兩股短截加環割處理,經過一至兩年栽培可以使棗樹樹體受光均勻、充分,提高果品質量的一致性,更利于標準化生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農業大學,未經河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8864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