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油基巖屑的能源車系統及能源車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87626.1 | 申請日: | 2022-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512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于海龍;史成鈺;胡亮;徐亞運;吳盼榮;朱寶忠;孫運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9B3/30 | 分類號: | B09B3/30;B09B3/35;B09B3/40;B09B101/5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316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基巖 能源 系統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處理油基巖屑的能源車系統及能源車,包括處置系統,儲熱系統,以及與處置系統、儲熱系統鏈接,實時監控的控制系統;所述處置系統包括油基巖屑預處理系統、高溫等離子熔融處理系統、熔渣處理及浮選熱解碳系統、冷卻與安全系統、尾氣處理系統,實現對油基巖屑進行無害化、資源化的綜合利用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處理油基巖屑的能源車系統及能源車,屬于固廢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民眾健康的需求,各企業工廠排放不能進行簡單的焚燒或者掩埋方式處理。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大氣污染防治力度的加大,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拆除城市區域燃煤鍋爐房,改用清潔能源供熱成為了供熱系統未來的發展趨勢。但由于替代能源的供熱能力小、工程建設投資高、系統運行經濟性差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利用清潔能源供熱的發展速度,繼而進一步加劇了熱源緊張的局面。因此在城市的部分區域存在著無熱可用的問題,出現了短期或長期的“用熱孤島”現象。
現有技術基于高溫等離子體熔融處理油基巖屑緩解熱源緊張的局面,但由于油基巖屑適用的處理技術繁多,涉及到固化、干化、物化分離以及微生物處理等,每項處理技術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單一處理技術難以達到標準要求,因此需要將多種處理技術聯合應用,并降低處理成本,以達到環保要求,油基巖屑的無害化、資源化、綜合利用處理技術將成為油基巖屑處理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處理油基巖屑的能源車系統及能源車,對油基巖屑進行無害化、資源化的綜合利用處理。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處理油基巖屑的能源車系統,包括處置系統,儲熱系統,以及與處置系統、儲熱系統鏈接,實時監控的控制系統;所述處置系統包括油基巖屑預處理系統、高溫等離子熔融處理系統、熔渣處理及浮選熱解碳系統、冷卻與安全系統、尾氣處理系統;
所述油基巖屑預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送料裝置2、離心機3及粉碎機4,所述離心機3的排液口連接有油收集器20,
所述高溫等離子熔融處理系統包括高溫等離子體熔融爐6,其內安裝有若干個等離子體炬28,所述高溫等離子體熔融爐6進口端連接粉碎機4的出口;所述高溫等離子體熔融爐6的下部出渣口連接激冷裝置15,上部出氣口連接有二燃室7,所述二燃室7連接尾氣處理系統;所述高溫等離子體熔融爐6的上部腔體設置有連接補風機A的空氣進口,所述激冷裝置15的下方設置有激冷室16;
所述熔渣處理及浮選熱解碳系統包括撈渣裝置12,所述撈渣裝置12設置在高溫等離子體熔融爐6與激冷裝置15之間,所述撈渣裝置12的出口連接有機械攪拌浮選機13,所述機械攪拌浮選機13的出口連接有熱解碳吸附裝置14,所述熔渣處理及浮選熱解碳系統回收利用高溫等離子熔融處理系統產生的熱解碳,克服了傳統處理方法難以有效利用固體殘渣的缺點。
所述冷卻與安全系統包括冷卻裝置17,所述冷卻裝置17分別與等離子體炬28和激冷室16構成獨立回路。
進一步的,所述儲熱系統包括相變儲熱體18及氣-液管殼式換熱器8,所述氣-液管殼式換熱器8的氣相進口端與二燃室7出口端相連,氣相出口端連接尾氣處理系統,所述氣-液管殼式換熱器8的液相進出口端連接相變儲熱體18,
進一步的,所述高溫等離子體熔融爐6分為用于輸出裂解合成氣VOCs的上部腔體,及用于輸入經預處理過的鉆井油基巖屑的下部腔體。
進一步的,所述高溫等離子體熔融爐6上部分腔體與下部分腔體的運送方向相反,增加工質運動距離,節省爐體空間,提高燃燒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尾氣處理系統包括與氣-液管殼式換熱器8的氣相出口連接的干式過濾器9,所述干式過濾器9的出口連接濕式洗滌器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876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