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84486.2 | 申請日: | 2022-05-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7397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鄭偉;秦興菊;張志榮;付清根;鄭艷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磐石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14/06;C04B24/38 |
| 代理公司: | 三明市三元區君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68 | 代理人: | 李曉元 |
| 地址: | 365001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性能 機制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其中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組成原料為:碎石、機制砂、水泥、粉煤灰、石灰石粉、硅灰、礦粉、減水劑、減膠劑,通過優化原料配比,可以采用等級較差的機制砂,得到與等級較高原料制得相同性質的混凝土另本發明通過添加優化的減膠劑材料,可以顯著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分散性和工作性能,并且在混凝土原材料變動較大的情況下,本發明提供的混凝土減膠劑仍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強度、分散性以及工作性能,對不同材料具有良好的適應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砂石是工程建設中混凝土的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長期以來,砂石主要采用天然河砂,由區域市場就近供應,總體處于供求平衡狀態,價格保持基本穩定。經過多年大規模開采,天然砂石資源逐漸減少,隨著環保政策的監管加強,天然河砂不能滿足建筑市場需求,越來越多地區開始采用機制砂。機制砂是天河河砂理想的替代品,采用先進工藝和設備生產出來的機制砂完全可以替代天然河砂用于混凝土生產。但由于機制砂應用進程過快,部分地區對機制砂的認識和監管不足,成本、設備和工藝因素導致生產出來機制砂質量層次不齊,品質千差萬別。主要表現在顆粒無整形工藝,粒型差;選粉工藝比較粗糙,石粉含量波動大;母巖來源不穩定,未經清洗去雜,泥粉含量高;設備工藝不規范,級配不良。機制砂的質量問題導致采用機制砂拌制的混凝土經常出現包裹性差、流動性差、損失大、易離析泌水等和易性問題,同時存在對用水量敏感,坍落度波動大,流動度不易控制等問題,影響了機制砂的推廣應用,造成了工程質量隱患。機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問題采用減水劑母液復配的調整方法,需要采用高分散性、高保水性的功能性減水劑母液,該類型減水劑母液減水率低,成本較高,工藝復雜,生產時需要具備多種減水劑開發技術,頻繁調整生產工藝及母液品種,不利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采用調整配合的方法,通常需要增加膠凝材料用量,提高了材料成本,影響經濟效益,同事改善作用有限,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通過制砂機和其它附屬設備加工而成的砂子,成品更加規則,可以根據不同工藝要求加工成不同規則和大小的砂子,更能滿足日常需求。機制砂作為混凝土的主要成分,若機制砂較劣質,沙粒形狀查,針葉狀多,棱角多,表面粗糙,石粉含量高,顆粒級配較差,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差,需水比加大,混凝土強度降低等問題,所以急需一種改善機制砂混凝土的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所述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組成原料為:碎石、機制砂、水泥、粉煤灰、石灰石粉、硅灰、礦粉、減水劑、減膠劑。
優選地,所述高性能機制砂混凝土的原料按質量份數計為:
碎石,800-900份;
機制砂,600-800份;
水泥,200-240份;
粉煤灰,60-75份;
石灰石粉,80-120份;
硅灰,50-80份;
礦粉,100-135份;
減水劑,6-9份;
減膠劑,8-12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碎石的粒徑范圍為10-16mm,含泥量小于0.3%。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的機制砂為粗砂,石粉含量小于3%,泥含量小于0.8%。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所述的粉煤灰為Ⅰ級粉煤灰,所述礦粉為S95級礦粉。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石灰石粉細度為30-60μm,比表面積為300-360m2/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磐石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磐石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844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