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82756.6 | 申請日: | 2022-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122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6 |
| 發明(設計)人: | 袁鐵江;費斯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G06Q10/06;G06Q50/06;G06Q50/26;G06F119/06;G06F111/06;G06F1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金怡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支撐 能耗 建筑 系統 規劃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方法,包括:圍繞零能耗建筑設計要求,定義“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并分析其特征;基于此構建了典型應用場景下氫能支撐的供能系統基本結構,制定了包含12種工況模式的運行策略;以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少、供能系統所需建設面積最小為優化目標建立多目標規劃模型,并以功率平衡約束、出力上下限約束、儲氫約束、負荷缺電率約束、新能源持續發展約束等作為約束條件,針對所提規劃模型應用NSGA?II算法進行求解;采用Topsis方法篩選了Pareto解集中不同規劃偏好下的最優方案。本發明內部結構清晰,供能清潔可靠,提出了一套可復制、可借鑒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方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系統規劃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方法。
背景技術
在國家戰略目標下,轉變傳統能源產能結構過剩現象、加速推進能源清潔替代是我國能源轉型的必然趨勢。
零能耗建筑并非不耗能,而是對傳統能源的消耗為零。零能耗建筑的實現需要依據“兩步走”方針,一為“節流”,二為“開源”。其中,“開源”即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這也是實現建筑零能耗的根本手段。
風能和太陽能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風力發電具有反調峰特性,是一種不可控的波動性電源。光伏發電晝發夜停,且受氣候影響較大,是一種不可控的間歇性電源,但其發電趨勢與居住建筑負荷需求有一定的匹配性。風力和光伏發電存在季節性變化和時空分布差異,合理利用風、光的互補特性,能夠平衡四季能源供應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供能總成本。氫能近年來獲得越來越廣泛地關注,以可再生電力制取的“綠氫”是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大量的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制氫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彌補了可再生能發電不穩定、不連續的缺陷,通過能量的存儲、轉換減輕了可再生能源棄電問題,是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氫能作為與可再生能源相連的重要紐帶,能夠實現風力、光伏發電的友好接入。風光氫耦合供能技術目前已有一定研究。然而目前研究中,考慮到供能系統的經濟性和供能可靠性,離網百分百清潔能源供應的系統研究較少;供能系統的優化中多把最小化總成本、最小化能源污染、最小化缺電率、最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其中的一個或幾個作為優化目標,很少考慮供能系統的尺寸規模影響,或僅設置單一類型設備尺寸上限作為約束條件,規劃結果不能與實際建設需要有效匹配。此外,大多數國家對零能耗建筑相關定義未進行全壽命周期的考慮,多以一年為周期進行研究,簡潔高效卻不符合建筑供能系統的使用年限。同時,國內對零能耗建筑相關研究多集中于主動、被動節能設計,對供能系統的設計和規劃鮮少研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方法。本發明利用百分百清潔能源供能,提供了一套可復制、可借鑒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方案。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定義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
步驟二,構建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基本結構;
步驟三,提出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運行模式;
步驟四,設立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模型多目標函數;
步驟五,設立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模型約束條件;
步驟六,求解氫能支撐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規劃模型;
步驟七,構建基于Topsis的多目標規劃方案決策模型。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一中的零能耗建筑供能系統定義為:應用可再生能源互補利用技術、儲能技術,為完成節能設計的建筑長期、獨立地提供清潔能源供應,且全壽命周期清潔能量供應大于或者等于建筑能量消耗的供能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8275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