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應小范圍航道水位波動的升船機船廂與航道對接開門操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76860.4 | 申請日: | 202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930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10-2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婷婷;齊俊麟;鄢玲祉;周維;張銀婷;梁清雲;鄧南云;彭享文;鄭琴霞;尚樺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 |
| 主分類號: | E05F15/53 | 分類號: | E05F15/53;E05F15/70;E02C5/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末黎 |
| 地址: | 443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應 范圍 航道 水位 波動 升船機船廂 對接 開門 操作方法 | ||
一種適應小范圍航道水位波動的升船機船廂與航道對接開門操作方法,在船廂停位后,依次伸密封框、充間隙水;在開門運行前,計算船廂水面高程與航道水位的差值,如果船廂水面高程與航道水位差值≤0.1m,同時開啟對接側臥倒小門、船廂門;船廂水面高程與航道水位≥±0.1m,先開啟船廂門,再開啟臥倒小門,且臥倒小門開啟時刻與船廂水深存在特定關系,可以最大程度節約用時;船廂門和臥倒小門開啟到位后,船廂水域、間隙水域與上游航道水域連通,船廂與閘首對接完成。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適應小范圍航道水位波動的升船機船廂與航道對接開門操作方法,解決升船機船廂與航道對接過程中開門時間長,停機故障率高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升船機,尤其是一種適應小范圍航道水位波動的升船機船廂與航道對接開門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升船機船廂在與航道對接后,需要依次進行伸密封框、充間隙水動作、開啟臥倒小門、船廂門動作,在這一系列過程中,如果航道水位穩定(不超過±0.1m),船廂水域、間隙水域、航道水域在同一水平面,臥倒小門和船廂門均滿足靜水開啟條件。但是在自然條件下的航道受水庫調度、電站調峰、航槽風向、大雨等因素影響,在船廂停位后航道水位會在小范圍反復波動。即使在船廂準確停位位置,臥倒小門開啟后,間隙水域與航道水域連通,船廂門開門過程中兩側水位差值超過±0.1m時,會造成開門停機。因此需要選擇合理的開門操作方法以節省運行時間,同時減少開門停機故障。
目前的操作方法是,在航道水位基本穩定時,依次開啟臥倒小門、船廂門,此種工況下不會產生停機故障,但開門時間較長。在航道水位小范圍波動時,開啟臥倒小門后,船廂門會因航道水位變動而停機,解決方法,一是船廂門開門停機后執行關船廂門操作,等待航道水位穩定后,尋找合適時機再次開門,缺點是花費時間較長,且恢復時間取決于自然因素;二是通過增設航道水位計,取不同位置的水位計平均值作為航道水位值減少波動影響,以此滿足程序運行條件,此種方法的缺點是不能完全消除船廂門左右兩側水位差超過0.1m的情況,并且需要增加水位計接入控制系統;波動環境下,不同水位計測量數據偏差較大時,還會產生水位計偏差過大故障,再次造成故障停機,無法繼續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適應小范圍航道水位波動的升船機船廂與航道對接開門操作方法,通過判斷船廂對接后航道水位波動范圍,判斷船廂門與臥倒小門的開門步序;在水位變動滿足臥倒小門、船廂門都能開門的范圍時,選擇同時開門;在水位變動滿足臥倒小門開門、不滿足船廂門開門的范圍時,選擇錯位開門,并計算錯位開門的間隔。該方法可投入工程應用,進行開門控制程序優化,節省對接后開門運行時間,并減少開門過程中停機故障。該方法較傳統升船機工藝,可節省升船機運行總歷時,提升升船機運行效率;減少停機故障,保障對接狀態安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適應小范圍航道水位波動的升船機船廂與航道對接開門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船廂停位于與航道高程一致的位置,依賴船廂準確停位系統,停位后船廂高程與航道水位高程差值≤±0.1m;
步驟二、通過操作間隙密封裝置,使船廂與航道對接;
步驟三、通過船廂底部的充泄水管道,使船廂水通過自流方式將進入間隙密封區域,使船廂水域、間隙密封區域持平;
步驟四、完成步驟一~步驟三之后,如果航道水位波動使航道水深與船廂水深差值保持在≤±0.1m,同時開啟對接側臥倒小門、船廂門;如果航道水位在小范圍內波動,使得航道水深與船廂水深差值在小范圍內,可優化開門步序,進行先開啟船廂門,再開啟臥倒小門操作;
步驟五、船廂門與臥倒小門先后開啟到位,船廂與閘首對接,船廂水域與航道水域連通。
步驟四中當航道水深與船廂水深差值≥±0.1m時,進行錯位開門;當船廂門頂緣沒入水面以下時,進行開啟臥倒小門操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未經長江三峽通航管理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768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