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計算機的電學原理教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72043.1 | 申請日: | 2022-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2218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9 |
| 發明(設計)人: | 高瑞敏;王新科;萬宏鳳;李敏;李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9B23/18 | 分類號: | G09B23/18 |
| 代理公司: | 廣東問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4826 | 代理人: | 孫毅俊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計算機 電學 原理 教具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計算機的電學原理教具,解決了現在教具不能很好的保護元器件避免線路連接問題導致元器件損壞,同時不利于學生自主進行故障分析的問題,包括底板,底板上設置有安裝電氣元件的面板以及和面板配合使用的電源模塊、控制器和PC機,學生能夠通過PC機設計電氣元件在面板上放置的位置,隨后將電氣元件安裝在面板上,培養學生良好的連線習慣,本發明的電氣元件內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置有檢測線路和實體線路,默認在完成電氣元件接線后,首先連通的是檢測線路,可通過設置在檢測線路內的檢測元件,將線路中電流電壓信息反映在PC機上,學生可根據電流電壓信息進行線路分析,激發學生自主學生的興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學教具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計算機的電學原理教具。
背景技術
在目前電路學習過程中,是少不了進行實操的,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通過電路圖對元器件進行相應的連接,并根據完成的電路結構,利用一些檢測元件完成電路的分析,并完成一些電學原理操作;
目前針對電學原理的教具有很多種,市面上常見的是采用積木形式將各個元器件安裝在面板上,導線、元器件之間的連接出密封較好較為安全,但是,這種教具也存在一定的缺點,若出現短路現象,極容易造成元器件損壞,更換成品將會增加使用成本,同時也不能利于學生自主進行故障的分析,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種基于計算機的電學原理教具,解決了現在教具不能很好的保護元器件避免線路連接問題導致元器件損壞,同時不利于學生自主進行故障分析的問題。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發明內容部分:一種基于計算機的電學原理教具,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裝有面板,所述面板上間隔排列分布設置有多個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內豎向滑動配合有第一支塊和第二支塊,所述第一支塊和第二支塊之間呈90°夾角設置,所述第一支塊和第二支塊用于配合連接元件模塊,所述元件模塊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兩端設置有用于連接導線的連接塊,兩個所述連接塊之間設置有安裝在外殼內的檢測線路和實體線路,所述檢測線路和實體線路之間設置有轉換機構用于轉換兩個線路的連接,還包括設置在外殼上與面板配合用于固定元件模塊的鎖緊機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包括底板,底板上設置有安裝電氣元件的面板以及和面板配合使用的電源模塊、控制器和PC機,學生能夠通過PC機設計電氣元件在面板上放置的位置,隨后將電氣元件安裝在面板上,培養學生良好的連線習慣;
2、本發明的電氣元件內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置有檢測線路和實體線路,默認在完成電氣元件接線后,首先連通的是檢測線路,可通過設置在檢測線路內的檢測元件,將線路中電流電壓信息反映在PC機上,學生可根據電流電壓信息進行線路分析,激發學生自主學生的興趣;
3、本發明中還設置有用于轉換檢測線路和實體線路連接的轉換機構,通過一帶動滑動連接在第一轉軸上的配合塊與扇形的轉動板配合,切換兩個線路的連通關系,結構簡單,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體視圖。
圖3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一。
圖4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二。
圖5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三。
圖6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四。
圖7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五。
圖8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六。
圖9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七。
圖10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八。
圖11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視圖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鄭州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7204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