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白藜蘆醇藥物制劑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71104.2 | 申請日: | 202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76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純剛;于琛琛;鄭金平;宋麗華;毋亞男;賀艷斌;李俊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治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A61K9/16 | 分類號: | A61K9/16;A61K31/05;A61K47/58;A61K47/60;A61K47/36;A61K9/48;A61P39/06;A61P29/00;A61P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惠科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81 | 代理人: | 馬小星 |
| 地址: | 046000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藜蘆 口服 緩釋微球 及其 制備 方法 藥物制劑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白藜蘆醇藥物制劑,涉及醫藥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組分包括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和緩釋材料;所述親水性載體包括聚維酮、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劑、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和共聚維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緩釋材料包括海藻酸鈉或殼聚糖;所述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和緩釋材料的質量比為1:1~20:0.1~20。本發明提供的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溶出度高,白藜蘆醇的生物利用度高,且物理穩定性好,同時解決了白藜蘆醇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及物理穩定性差的問題。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的制備方法,過程簡單、重現性好,適用于工業化大規模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白藜蘆醇藥物制劑。
背景技術
白藜蘆醇是一種含有二苯乙烯結構的多酚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虎杖、葡萄、花生等植物體中,自然界中白藜蘆醇主要存在順、反兩種異構體,其中反式異構體的生物活性強于順式異構體。研究表明,白藜蘆醇具有多種重要的生物活性,例如抗衰老、抗氧化、抗炎、防治心血管疾病等,深受國內外學者的重視。但是目前還未有白藜蘆醇相關藥品上市,其主要原因是白藜蘆醇的水溶性差、物理穩定性差,并且其在體內代謝速率快,生物利用度低,這成為阻礙白藜蘆醇應用于臨床的難題。因此,同時解決白藜蘆醇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及物理穩定性差的問題是當前藥劑研究者的重要任務。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及其制備方法和白藜蘆醇藥物制劑。本發明提供的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的溶出度高,并可有效延長白藜蘆醇在體內滯留時間,提高白藜蘆醇的生物利用度,且具有良好的物理穩定性。
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組分包括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和緩釋材料;所述親水性載體包括聚維酮、聚乙二醇、表面活性劑、丙烯酸樹脂、聚乙烯醇和共聚維酮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緩釋材料包括海藻酸鈉或殼聚糖;所述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和緩釋材料的質量比為1:1~20:0.1~20。
優選地,所述聚維酮為聚維酮K30和/或聚維酮K25;所述聚乙二醇為聚乙二醇6000;所述表面活性劑為泊洛沙姆188和/或所述丙烯酸樹脂為EPO;所述共聚維酮為共聚維酮S-630和/或共聚維酮VA64。
優選地,所述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和緩釋材料的質量比為1:1~5:1~5。
本發明提供了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和有機溶劑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將所述混合溶液依次進行旋轉蒸發和真空干燥,或者,將所述混合溶液進行噴霧干燥,得到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中間體;
(2)將所述白藜蘆醇-親水性載體中間體分散于緩釋材料的溶液中,將所得分散液進行噴霧干燥,得到所述白藜蘆醇口服緩釋微球。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的有機溶劑包括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的一種或幾種。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旋轉蒸發的溫度為40~60℃;真空干燥的溫度為40~60℃,時間為24h。
優選地,所述步驟(1)中當將混合溶液進行噴霧干燥時,所述混合溶液的固含量為3~10wt%;所述噴霧干燥的條件包括:進口溫度75~90℃,出口溫度45~60℃,進料速度3~8mL/min,霧化器流速8~9L/min。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緩釋材料的溶液為緩釋材料的水溶液或醋酸溶液;所述緩釋材料的溶液中緩釋材料的質量濃度為0.1~2%。
優選地,所述步驟(2)中噴霧干燥的條件包括:進口溫度115~130℃,出口溫度65~80℃,進料速度3~6mL/min,霧化氣流速8~9L/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治醫學院,未經長治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711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