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羊肚菌菌株及其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68019.0 | 申請日: | 2022-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74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建英;孫達鋒;劉紹雄;華蓉;張俊波;劉祈猛;高章會;尚陸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14 | 分類號: | C12N1/14;A01G18/00;A01G18/60;A01G18/4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企業) 53116 | 代理人: | 鄧菁菁;朱智華 |
| 地址: | 650032***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種羊 菌株 及其 栽培 方法 | ||
1.一種羊肚菌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羊肚菌菌株命名為六妹羊肚菌ZJYDJ001,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 No.40183。
2.權利要求1所述的羊肚菌菌株的栽培種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將羊肚菌ZJYDJ001原種接種在栽培培養料上,在16~19℃培養室培養20~30天,菌絲長滿菌袋即得到栽培種;
所述栽培培養料配方為小麥60~75份、玉米芯20~40份、麥麩0~8份、石灰0.5~1.5份,含水量60~65%。
3.權利要求2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驟實現:
栽培大棚內,將所述栽培種均勻鋪灑在裝有栽培基質的栽培筐內,菌種播種量為每筐100~200g,并蓋上1~2cm的栽培基質,之后進行菌絲管理和出菇管理;
菌絲管理階段:溫度為10~22℃,空氣濕度為70~90%,光照強度為300~900Lx ;
出菇管理階段:播種后45~55天,控制溫度為8~23℃,空氣濕度為80~95%,光照強度為400~900Lx;
采收:子實體菌蓋長度達5~8cm,即可進行采收;
所述栽培基質的制備方法如下:將土壤跟砂以8~11:1的比例混合后,加入0.5~1%生石灰攪拌均勻即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為土質疏松、保水性好、無污染無農殘的田土;所述砂為巖石風化形成的天然河砂、山砂或巖石軋碎而成的人工砂。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質的土壤使用前需鋪開暴曬5~7d,后灑水潤濕24h,使其含水量為10~15%;所述砂需過篩,顆粒直徑≤3mm,使用前鋪開暴曬5~7d。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基質在筐中的厚度為20~25cm。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筐沿著大棚通風走向排列,每三排為一組,每排筐數不限,同一排內各筐間不留間隙,每兩排之間留間隙10~15cm,每組之間留通道20~40cm。
8.根據權利要求3或7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筐為食用菌專用PP周轉筐,將編織袋剪開單層鋪于底部和筐內四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羊肚菌菌株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轉筐的規格為53cm×35cm×28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未經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6801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