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模式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解碼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62012.8 | 申請日: | 2022-05-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128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吉楠;馬超;王萌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艾科諾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S7/292 | 分類號: | G01S7/292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劉暢舟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伍家嶺***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模 二次 雷達 應答 信號 解碼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模式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解碼方法及系統,方法包括:獲取脈沖信號信息,若脈寬為第一脈寬,執行MarkX應答信號解碼,若信息中脈寬為第二脈寬,執行S模式應答信號解碼;MarkX應答信號解碼是緩存脈沖信號的信息后,進行MarkX應答信號框架計算判別,根據判別結果得到MarkX應答信號中各脈沖信號的信息,進而進行MarkX應答信號解碼,得到MarkX應答信號的解碼比特流;S模式應答信號的解碼是緩存四個前導脈沖信號的信息后,進行S模式應答信號框架計算判別,然后繼續獲取脈沖信號的信息進行S模式應答信號解碼,得到S模式應答信號的解碼比特流。本發明能夠快速準確的得到不同模式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解碼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雙模式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解碼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二次雷達的工作原理為地面站的詢問機向空中目標發送二次雷達詢問信號,空中目標在接收到二次雷達詢問信號后加載飛機信息合成二次雷達應答信號并發送給地面站,地面站接收二次雷達應答信號后,獲取飛機身份、屬性、位置以及特殊代碼等監視信息并上報,為目標監視和飛行安全提供情報保障。
對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處理過程為脈沖檢測、脈沖信息提取以及脈沖信息解碼,以往在脈沖信息提取后,存儲脈沖信息,然后根據信號類型框架匹配存儲的數據,框架匹配上后判斷框架內的信號有無串繞的情況,剔除串擾的數據。再根據框架脈沖查找信息脈沖,實現目標解碼。這種先存儲下匹配上的框架脈沖信號,然后在根據框架脈沖信息進行一個一個對比完成解碼,對設備的處理能力及效率將有一定的限制。這種方法難適應高密度應答信號的空域環境,會造成一定的誤報和漏檢。
專利CN102298146A公布了一種二次雷達信號解碼方法,用自適應門限控制解碼開關,對信號有效性進行判決并完成二次雷達框架判決后,根據脈沖框架的特征信息進行信息代碼提取,置信位提取,數據融合,完成解碼,采用流水線工作模式,解碼實時性高。但是其只針對A/C模式單脈沖應答信號進行解碼,不能適用于現在運用十分廣泛的S模式應答信號。并且其解碼過程是將信號轉換為代碼脈沖,并計算其置信度,根據詢問應答次數,代碼脈沖的置信度進行數據融合,數據融合的準則是應答率和代碼脈沖的置信度達到一定水平。其解碼的結果依賴于置信度的選取,置信度較高將導致融合的數據不夠,置信度較低將導致融合數據中雜質較多,均會影響準確度,此難以得到較為準確的解碼結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模式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解碼方法及系統,根據二次雷達應答信號中不同模式信號結構特征,分別采用對應的解密方法,能夠快速、準確的得到不同模式的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解碼信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雙模式二次雷達應答信號的解碼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獲取脈沖信號的信息,若所述信息的脈寬為第一脈寬,執行步驟S2),若所述信息的脈寬為第二脈寬,執行步驟S3);
S2)緩存脈沖信號的信息,進行MarkX應答信號框架計算判別,若判別通過,根據判別結果得到MarkX應答信號中各脈沖信號的信息,根據各脈沖信號的信息進行MarkX應答信號解碼,得到MarkX應答信號的解碼比特流,返回步驟S1)直到結束;
S3)緩存脈沖信號的信息,進行S模式應答信號框架計算判別,若判別通過,則繼續獲取脈沖信號的信息進行S模式應答信號解碼,得到S模式應答信號的解碼比特流。
進一步的,步驟S2)中緩存脈沖信號的信息具體步驟包括:
釋放第一緩存區索引頭部位置的脈沖信號的信息,將第一緩存區中剩余脈沖信號的信息對應的索引均前進一位,將當前脈沖信號的信息保存在第一緩存區索引尾部位置,執行進行MarkX應答信號框架計算判別的步驟。
進一步的,步驟S2)中進行MarkX應答信號框架計算判別的步驟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艾科諾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湖南艾科諾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620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低泄漏長壽命的浮環密封裝置
- 下一篇:耐壓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