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地域聚類的銀行產品投放處理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49287.8 | 申請日: | 2022-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81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朱江波;趙書祥;池振強;胡佳鋒;馬麗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G06Q40/02;G06K9/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堯;王維寧 |
| 地址: | 10081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地域 銀行 產品 投放 處理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基于地域聚類的銀行產品投放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確定在預定地理范圍內每個客戶對應的位置;
對于每個地理區域,將客戶對應的位置在該地理區域的客戶組成的集合確定為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集合;
對于每個地理區域,依據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集合,確定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向量;
依據客戶向量,對地理區域進行聚類,獲得多個地理區域集合;
對于每個地理區域集合,將該地理區域集合包含的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集合的交易信息確定為該地理區域集合對應的交易信息;
對于每個地理區域集合,依據該地理區域集合對應的交易信息,確定該地理區域集合對應的銀行產品,并在該地理區域投放該銀行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在預定地理范圍內每個客戶對應的位置,包括:
如果銀行數據庫存儲有該客戶的住址信息或者工作地址,則將該住址信息或者工作單位地址確定為該客戶對應的位置;否則,將該客戶的支付交易數據對應的多個交易地址中交易數量最多的地址確定為該客戶對應的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每個地理區域,依據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集合,確定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向量,包括:
對預定地理范圍內的所有客戶進行分類,得到多個客戶類別;
對于每個地理區域,確定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集合中每個客戶歸屬的客戶類別;
確定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向量,其中,該客戶向量的分量和客戶類別一一對應,每個分量的分量值等于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集合中歸屬于該分量對應的客戶類別的客戶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據客戶向量,對地理區域進行聚類,獲得多個地理區域集合,包括:
依據客戶向量,確定地理區域對應的距離函數,其中,該距離函數將任何兩個地理區域的距離確定為該兩個地理區域對應的客戶向量的距離;
依據地理區域對應的距離函數,對地理區域進行聚類,獲得多個地理區域集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據地理區域對應的距離函數,對地理區域進行聚類,獲得多個地理區域集合,包括:
從預定地理區域的所有地理區域中選取出多個地理區域作為集合中心,每個集合中心對應于一個地理區域集合,該地理區域集合的初始元素只包含對應的集合中心;
重復對每一個地理區域和每一個地理區域集合執行以下步驟,直至所有的集合中心的客戶向量的變化量小于設定閾值,從而得到多個地理區域集合:
依次對每個地理區域執行以下步驟A、B及C:
A,基于地理區域對應的距離函數計算每個集合中心和該地理區域的的距離;
B,從所有的集合中心中選取出和該地理區域的主要交易類型一致的多個集合中心;將選取出的多個集合中心和該地理區域的的距離中的最小值作為該地理區域對應的第一距離,將該最小值對應的集合中心對應的地理區域集合作為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地理區域集合;將未被選取出的多個集合中心和該地理區域的距離中的最小值作為該地理區域對應的第二距離;
C,如果該地理區域對應的第一距離小于等于該地理區域對應的第二距離,或者該地理區域對應的第一距離與該地理區域對應的第二距離的差的絕對值小于指定閾值,則將該地理區域劃分到該地理區域對應的地理區域集合中;否則,基于該地理區域新建一個集合中心,該新建的集合中心對應一個新的地理區域集合,該新的地理區域集合的初始元素只包含該地理區域;
在對所有地理區域執行完以上步驟后,依次對每個地理區域集合執行以下步驟:
將該地理區域集合對應的集合中心的客戶向量更新為該地理區域集合的所有地理區域的客戶向量的均值;將該地理區域集合對應的集合中心的主要交易類型更新為該地理區域集合的所有區域在主要交易類型的多個數據值中數量最多的數據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4928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內窺鏡成像系統、方法
- 下一篇:應用程序性能測試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