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循環井下射流分離管柱及其使用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48617.1 | 申請日: | 2022-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59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16 |
| 發明(設計)人: | 詹敏;程心平;王瑤;鄭春峰;王勝;沈瓊;趙景輝;郭沛文;邢洪憲;黃小鳳;李昂;王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38 | 分類號: | E21B43/38;E21B43/12;E21B43/01;E21B17/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智天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 地址: | 10001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井下 射流 分離 管柱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反循環井下射流分離管柱及其使用方法,分離管柱由下至上依次按照帶孔管、定位密封、深井安全閥、倒置Y接頭、主通道油管、特制Y接頭和上部油管連接而成,倒置Y接頭的首端一個接口通過主通道油管與特制Y接頭的尾端一個接口相連,倒置Y接頭的首端另一個接口通過井下油水分離器與特制Y接頭的尾端另一個接口相連,在主通道油管內設置有底部可投撈負壓射流泵,在特制Y接頭內設置有頂部可投撈調壓射流泵。該管柱將射流工藝與井下油水分離工藝有效結合,通過壓力匹配形成產液循環系統,減少地面動力液注入量,降低舉升產液含水率,有效緩解平臺水處理系統負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井下射流分離舉升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反循環井下射流分離管柱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渤海油田部分油井面臨高溫、低液、深抽、流體物性復雜等特殊工況,電泵轉抽,機采過程中多次出現機組過熱、抽空等問題,易出現欠載停機等問題,造成電潛泵使用壽命短,檢泵作業頻繁,嚴重影響油井開發效益。
目前,采用射流舉升工藝用于解決油田低液量,產量遞減快等舉升難題,但大規模射流泵舉升地面注水量和返出液量相對較大,動力液與地層產液比例接近9:1,造成地面水處理循環系統負擔嚴重;海上平臺注水量有限且返出液處理能力有限,要想有效的提升產量,必須增加產出液的含油量,實現更高效的舉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反循環井下射流分離管柱及其使用方法,該管柱將射流工藝與井下油水分離工藝有效結合,通過壓力匹配形成產液循環系統,有效解決大規模射流泵舉升地面注水量和返出液量相對較大問題,減少地面動力液注入量,降低舉升產液含水率,有效緩解平臺水處理系統負擔。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反循環井下射流分離管柱,包括帶孔管、防砂篩管、定位密封、深井安全閥、倒置Y接頭、主通道油管、特制Y接頭和上部油管,
所述分離管柱由下至上依次按照所述帶孔管、所述定位密封、所述深井安全閥、所述倒置Y接頭、所述主通道油管、所述特制Y接頭和所述上部油管連接而成,在所述帶孔管的外側還設置所述防砂篩管,所述倒置Y接頭的首端一個接口通過所述主通道油管與所述特制Y接頭的尾端一個接口相連,所述倒置Y接頭的首端另一個接口通過井下油水分離器與所述特制Y接頭的尾端另一個接口相連,在所述主通道油管內設置有底部可投撈負壓射流泵,在所述特制Y接頭內設置有頂部可投撈調壓射流泵;
在所述倒置Y接頭的兩個接口之間形成一產出液進入井下油水分離器通道,所述產出液進入井下油水分離器通道與所述井下油水分離器的入口相連通,在所述特制Y接頭的兩個接口之間形成一內部動力液回注通道,所述內部動力液回注通道與所述井下油水分離器的出水口相連通,在特制Y接頭與主通道油管相連的接口側壁上形成一外部動力液注入通道,所述外部動力液注入通道與特制Y接頭和套管間的環空相連通,在特制Y 接頭與井下油水分離器相連的接口側壁上形成一油舉升通道,所述油舉升通道與所述上部油管相連通。
所述井下油水分離器的取油口與所述油舉升通道相連通,所述井下油水分離器的旋向水出口與所述內部動力液回注通道相連通。
頂部可投撈調壓射流泵噴嘴與所述內部動力液回注通道相連通。
所述深井安全閥通過液控管線控制其開啟與關閉。
在所述防砂篩管與套管所形成的環空中由上至下均勻設置有封隔器。
在所述帶孔管的尾端設置有圓堵。
一種反循環井下射流分離管柱的使用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步驟1,反循環井下射流舉升生產時,通過上部油管投入底部可投撈負壓射流泵于射流主通道油管中,再投入頂部可投撈調壓射流泵于特制Y接頭中,形成井下雙射流泵與油水分離舉升工藝管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486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