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油化工煉油污水處理產生的臭氣治理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43111.1 | 申請日: | 2022-05-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851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楊劍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劍平 |
| 主分類號: | B01D53/78 | 分類號: | B01D53/78;B01D53/48;B01D47/06;B01D53/85;B01D53/44;B01D53/04;B01D5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瑩 |
| 地址: | 20008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油化工 煉油 污水處理 產生 臭氣 治理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油化工煉油污水處理產生的臭氣處理系統及方法。本發明的臭氣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堿中和單元、生態式生物降解單元以及活性炭吸附?熱氮氣脫附循環再生單元。本發明將石油化工煉油污水處理產生的臭氣經收集后進入堿中和裝置,通過堿液中和臭氣中的酸性物質。經堿中和處理后的臭氣再進入生態式生物降解裝置,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后,再進入活性炭吸附裝置,吸附系統中的非甲烷總烴類等物質,然后活性炭再經熱氮氣脫附循環再生利用。臭氣經在線檢測儀檢測達標后,高空排放。不達標臭氣,回至前端繼續處理,直至達標方可排放。本發明的系統及方法能針對性的治理臭氣中各類特殊組分,確保臭氣中各類物質得到針對性處理而達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油化工煉油污水處理產生的臭氣處理系統及方法,屬于臭氣治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國標GB31570-2015《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頒布執行,對石化企業臭氣的非甲烷總烴、苯、甲苯、二甲苯等物質提出了排放限值要求,石化煉油污水處理系統及相應的污泥處理系統,污油處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大量的臭氣,處理這些臭氣,通常會采用催化燃燒、生物法等單一的傳統處理工藝,但是很難達到新的排放標準的要求。自國標執行以來,一直困擾企業,因此,亟需對原有單一的臭氣治理工藝進行創新,以滿足此類企業穩定達標的需求。
石油化工企業煉油污水處理產生的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惡臭臭氣可分為高濃度、低濃度兩類:高濃度臭氣來自提升池、均質罐、隔油池、氣浮池(浮選池)、污油罐(池)等,非甲烷總烴濃度為500~40000mg/m3;其特征是濃度起伏很大,高時高達3000mg/m3以上,低時100~200mg/m3之間,這給治理系統的凈化效率帶來極大的難點。低濃度臭氣來自曝氣池、氧化溝、污泥脫水間,非甲烷總烴濃度為10~300mg/m3。臭氣主要成分可分為三大類,一是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氫等,二是含氮化合物,如氨等,三是有機化合物,如烷烴、酚等。石化煉油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臭氣具有以下特點:①組分復雜,很難穩定達標;②濃度瞬時變化大,而且濃度會超出常規平均濃度的幾倍,穩定運行難度大。③單一的生化工藝,很難徹底降解烷烴、烯烴等輕組分有機物。
目前,石油化工企業煉油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臭氣,傳統的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如水洗滌法、化學藥劑法、生物降解法(生物濾池、活性污泥法、土壤除臭法等)、吸附法、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熱力氧化法、催化氧化法)、等離子體法等。
上述處理方法,對單一組分的臭氣治理,能夠起到一定的處理效果,但是,對石油廢水處理產生的復雜臭氣,缺乏針對性地能處理多種有毒和難降解的合適工藝,同時,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節能減排及企業安全等各項因素的綜合要求下,目前市場沒有一種工藝能夠適應石化行業煉油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臭氣,而且要長期穩定運行與穩定達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石油化工煉油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臭氣治理難以達標,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傳統的臭氣治理措施,很難保證臭氣達標排放,而且,石化行業的特殊性,要求處理系統,更加穩定,更加安全,此外,還需滿足節能環保、低碳排放的環保要求。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石油化工煉油污水處理產生的臭氣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堿中和單元、生態式生物降解單元以及活性炭吸附-熱氮氣脫附循環再生單元;
所述的堿中和單元包括至少一個堿中和裝置和用于向堿中和裝置提供循環液的循環系統一;所述的堿中和裝置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布氣器一、至少一個堿中和區和氣液分離區一;
所述的生態式生物降解單元包括至少一個生物降解裝置和用于向生物降解裝置提供循環液的循環系統二;所述生物降解裝置從下至上依次設有布氣器二、預洗段填料層區、至少一個生物降解區和氣液分離區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劍平,未經楊劍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431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