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高溫芝麻餅粕制備肉味香精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210532129.1 | 申請日: | 2022-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0244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蘆鑫;路風銀;張麗霞;孫強;宋國輝;黃紀念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農副產品加工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23L27/21 | 分類號: | A23L27/21;A23L27/26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楊海霞 |
| 地址: | 450002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高溫 芝麻 制備 香精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農副產品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肉味香精制備方法,該方法制備的肉味香精主要由含硫化合物組成。本發明以高溫芝麻餅粕為原料,經脫脂、一次酶解、陽離子交換樹脂催化水解、二次酶解、美拉德反應、膜分離制成具有濃烈肉味的液體香精。該方法不添加脂肪,大大降低了成本;采用二次酶解工藝,酶解效率更高(酶解時間顯著縮短),生產效率更高;制備所得肉味香精具有肉味突出逼真、香氣濃郁、成本低廉可控、安全性好等優點,可用于食品的增鮮調味與產品開發,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副產品深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高溫芝麻餅粕制備肉味香精的方法,該香精主要由含硫化合物組成,可以應用于食品的調味增香。
背景技術
肉味香精是綜合運用酶解、美拉德反應、調香、超臨界萃取、微膠囊等技術生產出具有各類肉香或肉味的人造香精。肉味香精按制造方法可以分成合成型肉味香精、反應型肉味香精與調配型肉味香精,其中反應型肉味香精是目前主流的肉味香精生產方法。肉味香精可以應用于雞精、香腸、火腿腸、熟食、方便食品配料、冷凍食品等領域。目前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肉味香精年銷售額在20億元以上,且每年以超過10%的速度遞增,市場前景廣闊。
雖然,現有肉味香精已廣泛應用于食品行業,但現有的肉味香精仍存在香味單調突兀、逼真性差、有異味等問題,因此有必要開發出肉香圓潤、豐滿、自然、持久、濃郁的肉味香精。此外,傳統肉味香精的生產存在能耗高、污染環境等問題,需要利用生物、物理等方法實現肉味香精的綠色生產。
芝麻是我國常見的食物之一,我國年產與消費芝麻分別在40萬噸與150萬噸左右。在我國,芝麻主要用于生產芝麻香油。生產芝麻香油過程中會產生高溫芝麻餅粕,其為經過高溫烘烤生香工藝(溫度在150℃以上,加熱時間超過30min)后榨油產生的副產物。我國每年產生約60萬噸高溫芝麻餅粕。由于受高溫烘烤影響,高溫芝麻餅粕中蛋白完全變性,難溶于水,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應用,故高溫芝麻餅粕多用作肥料或飼料,經濟價值未得到充分利用。
有研究表明,低溫壓榨芝麻餅粕經過美拉德反應生成具有肉味的反應物。如,專利申請號201410716889.3報道了一種利用芝麻餅粕制備肉味香精的方法,其將芝麻餅粕酶解后,加入輔料進行美拉德反應后制備出肉味香精。雖然該發明具有一定的產業推廣價值,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a,生產效率不高:如在35℃酶解35h,較長的酶解時間一方面增加生產周期和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增加微生物腐敗變質的風險;
b,生產成本較高:如采用的輔料太多,主料(芝麻肽水解液)100-120份,而輔料中油脂占40-60份,半胱氨酸鹽酸鹽10-15份,維生素B11-3份,葡萄糖與木糖5-7份,這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另外,添加大量油脂,除了發生美拉德反應,油脂在高溫下也會加速降解,產生低級酮、醛等脂肪氧化產物,這些物質有明顯異味,影響香精品質;
c,原料并未得到充分利用。該發明僅采用蛋白酶水解餅粕中的蛋白,并未利用餅粕中的碳水化合物(芝麻餅粕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多糖,其含量在30%左右);
d,反應條件難以控制,影響產品品質。該發明采用高壓鍋作為反應釜進行美拉德反應,高壓鍋內溫度難以穩定控制,其溫度在100-115℃間波動。美拉德反應是一個復雜的反應體系,不同溫度下,美拉德反應的主要反應有明顯差異,形成的反應產物也千差萬別。因此,按照上述反應條件,難以保證產品品質的一致性。此外,該發明中“芝麻餅粕”指的是采用機械壓榨法或有機溶劑浸出法生產芝麻油產生的副產物,并未特指高溫芝麻餅粕,普通芝麻餅粕與高溫芝麻餅粕的特性有顯著差異。如前所述,高溫芝麻餅粕受高溫處理影響,蛋白變性嚴重,其蛋白酶解特性與普通芝麻餅粕蛋白有較大差別。
綜上所述,雖然現有技術中已經開展了利用芝麻餅粕制備肉味香精的研發,但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提高生產效率),因此,利用高溫芝麻制備肉味香精仍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價值。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農副產品加工研究中心,未經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農副產品加工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3212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