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IPI接口、及其控制方法、裝置及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20091.6 | 申請日: | 2022-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17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銳;張齊;王亞波;李建軍;莫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芯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3/42 | 分類號: | G06F13/42;G06F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劉珂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ipi 接口 及其 控制 方法 裝置 介質 | ||
本申請涉及集成電路技術領域,針對目前通過MCU用軟件方式解析、模擬MIPI信號占用MCU資源的問題,提供一種MIPI接口,包括:MIPI總線、多個緩沖器、狀態機、發射數據處理模塊、接收數據處理模塊和SRAM;外部設備輸入數據時,接收數據處理模塊解析獲得串行數據和狀態編碼;狀態機根據狀態編碼進行狀態跳轉,接收數據處理模塊又根據狀態機當前狀態將串行數據轉換為字節數據;MCU輸出數據時,發射數據處理模塊從SRAM獲取MCU寫入的數據并通過MIPI總線輸出。本申請通過硬件裝置實現MIPI信號與字節數據的轉換,無需MCU通過軟件形式模擬、解析MIPI信號,以節省MCU的運行資源,提高效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集成電路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MIPI接口、及其控制方法、裝置及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便攜設備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移動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滿足高性能顯示效果的前提下,也要盡可能降低移動設備的功耗。目前移動領域主流的視頻接口使用的是移動產業處理器(Mobile?Industry?Processor?Interface,MIPI)接口,MIPI定義了高速數據傳輸和低功耗傳輸的接口規范,MIPI?D-PHY是MIPI接口的物理層標準。在MIPI的實際應用中,存在一種只需要支持MIPI低功耗模式數據的應用場合,該應用場合需要MIPI工作在低速模式,目前通常采取在數據發送時微控制單元(MicrocontrollerUnit,MCU)用通用輸入/輸出口(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模擬MIPI的總線信號進行輸出,在數據接收時獲取GPIO的邊沿信息,使用MCU定時器獲得MIPI時序的方式,也即MCU用純軟件的方式解析MIPI總線的低速信號。
而這種通過MCU用純軟件的方式來解析MIPI總線的低速信號的方法,會占用MCU的大量資源,影響MCU的處理效率和速率。
所以,現在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需要一種MIPI接口,解決在只需要支持MIPI低功耗模式的低成本應用場合中,通過MCU用純軟件的方式解析MIPI總線的低速信號會占用MCU的大量資源、影響MCU的處理效率和速率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MIPI接口、及其控制方法、裝置及介質,解決目前通過MCU用純軟件的方式解析MIPI總線的低速信號會占用MCU的大量資源、影響MCU的處理效率和速率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MIPI接口,包括:MIPI總線、多個緩沖器、狀態機、發射數據處理模塊、接收數據處理模塊和SRAM;
MIPI總線與外部設備連接,并通過至少一個緩沖器與接收數據模塊連接,通過其他緩沖器與發射數據處理模塊連接,且接收數據模塊連接于緩沖器的輸出端,發射數據模塊連接于緩沖器的輸入端;各緩沖器的使能端與狀態機連接,用于接收狀態機發送的方向控制信號;接收數據處理模塊與狀態機和SRAM連接,用于解析MIPI總線發送來的數據,得到串行數據以及狀態編碼,并根據狀態機的狀態將串行數據轉換成字節數據,發送至SRAM;發射數據處理模塊與SRAM連接,用于將SRAM中的待發送數據發送至MIPI總線;SRAM與MCU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多路與接收數據處理模塊和SRAM連接的接收匹配寄存器,且每一路接收匹配寄存器用于匹配MIPI長包或用于匹配MIPI短包;當一路接收匹配寄存器匹配成功后,還用于產生中斷信號和匹配標志,中斷信號用于中斷MCU當前進程,匹配標志用于指示MCU找到匹配成功的MIPI信號于SRAM的存儲地址。
優選地,還包括:存儲有SRAM空間配置信息的SRAM配置寄存器;SRAM配置寄存器與MCU連接,MCU可以根據SRAM空間配置信息將SRAM的空間劃分為多組。
優選地,SRAM與MCU連接具體為:SRAM通過AHB總線與MCU的AHB接口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芯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未經廣芯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200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