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像素驅動電路和顯示面板有效
| 申請號: | 202210515982.2 | 申請日: | 2022-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223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0 |
| 發明(設計)人: | 周仁杰;康報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G3/3208 | 分類號: | G09G3/3208;G09G3/3233;G09G3/3225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楊振禮 |
| 地址: | 518101 廣東省深圳市石巖街道石龍社區工***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像素 驅動 電路 顯示 面板 | ||
本申請提供一種像素驅動電路和顯示面板,像素驅動電路包括發光元件、驅動晶體管、復位回路、第一電容、第一開關管、第二電容、預充電模塊和閾值補償回路。驅動晶體管與發光元件串聯。復位回路在復位階段導通以對驅動晶體管的控制端的電壓進行復位。第二電容與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電連接。預充電模塊在復位階段將第二電容的電壓充電至第一電壓。閾值補償回路包括串聯的第一電容、驅動晶體管以及第一開關管,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的電壓基于第一掃描信號從第一電壓繼續上升,以導通閾值補償回路對驅動晶體管的閾值電壓進行補償。該像素驅動電路通過預充電模塊在復位階段將第二電容預充電至第一電壓,可以縮短閾值補償階段的時長。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像素驅動電路和顯示面板。
背景技術
由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半導體)顯示屏具有功耗低、響應速度快、顯示視角寬等優點,因此,OLED顯示屏的應用越來越廣泛。OLED顯示裝置按照驅動方式可以分為無源矩陣型OLED(PassiveMatrixOLED,PMOLED)和有源矩陣型OLED(ActiveMatrixOLED,AMOLED)兩大類。
在AMOLED顯示面板中,像素驅動電路呈陣列排布,早期的像素驅動電路采用2T1C結構,即每個像素驅動電路包括兩個晶體管(T)與一個電容(C),但晶體管存在閾值電壓漂移的問題。為了解決晶體管的閾值電壓漂移的問題,便衍生出采用閾值電壓補償的5T2C、7T1C、8T1C等類型的像素驅動電路。然而,由于在各幀掃描周期中加入了閾值電壓補償階段,使得一幀掃描周期時長較長、像素驅動電路的充電速度較慢,不利于實現高刷新率。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像素驅動電路和顯示面板,旨在解決現有的像素驅動電路掃描周期時長較長、像素驅動電路的充電速度較慢,不利于實現高刷新率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一種像素驅動電路,所述像素驅動電路包括發光元件、驅動晶體管、復位回路、第一電容、第一開關管、第二電容、預充電模塊以及閾值補償回路。所述發光元件的第一端與參考電壓端電連接,所述像素驅動電路用于驅動所述發光元件發光。所述驅動晶體管與所述發光元件的第二端電連接。所述第一電容串聯于所述復位回路中,且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驅動晶體管的控制端電連接。其中,所述復位回路在復位階段導通,以接收復位電壓對所述第一電容充電來提升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的電壓,從而通過所述第一電容將所述驅動晶體管的控制端的電壓復位至所述復位電壓。所述第一開關管并聯在所述發光元件的兩端。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電連接。所述預充電模塊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電連接,所述預充電模塊用于在所述復位階段對所述第二電容進行充電,使得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的電壓上升至第一電壓,其中,所述第一電壓低于所述參考電壓端的電壓與所述第一開關管的閾值電壓之和。所述閾值補償回路包括串聯電連接的所述第一電容、所述驅動晶體管以及所述第一開關管,其中,所述第二電容在閾值補償階段基于第一掃描信號繼續充電,使得所述第一開關管的控制端的電壓從所述第一電壓開始繼續上升,以導通所述第一開關管,從而導通所述閾值補償回路。所述第一電容通過導通的所述閾值補償回路放電,使得所述驅動晶體管的控制端的電壓從所述復位電壓下降至第二電壓,所述驅動晶體管在其控制端的電壓等于所述第二電壓時進入臨界導通狀態,所述第二電壓低于或者等于所述復位電壓。
本申請提供的像素驅動電路,在復位階段通過所述預充電模塊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的電壓預充電至所述第一電壓,因此,當所述第二電容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掃描信號時可以基于所述第一電壓繼續充電,而不需要從初始低電平開始充電,如此,可以縮短閾值補償階段的時長,即可以縮短每幀掃描周期的時長,有利于實現高刷新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21051598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